[发明专利]泡沫塑料的制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2980.3 | 申请日: | 199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R·德沃斯;G·L·J·G·比斯曼斯;A·J·哈米顿 | 申请(专利权)人: | 亨茨曼ICI化学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72 | 分类号: | C08G18/72;C08K5/10;//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沫塑料 制法 | ||
1.一种制备开孔硬质聚氨基甲酸酯或氨基甲酸酯改性聚三聚异氰酸酯泡沫塑料的方法,它包括有机多异氰酸酯与多功能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组合物在通式如下的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环状化合物存在下的反应,
其中
Y是O或NR1,其中每个R1独立地是C1~C6低级烷基或由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基团取代的低级烷基;
每个R独立地是氢、C1~C6低级烷基或是(CH2)m-X,其中X是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基团,它们是OH或NH2;而m是0、1或2;以及
n是1或2;
其中条件是:R1或R之中至少一个是,或者包含对异氰酸酯反应活性的基团;并且反应是在选自脂肪酸、脂肪酸胺、脂肪酸酰胺及脂肪酸酯的泡孔扩张剂存在下进行的。
2.按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述泡孔扩张剂包含动物脂二胺。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方法,其中所述泡孔扩张剂的用量,以泡沫体总量计,是0.5~5%(重量)。
4.按照权利要求1、2及3中任何一项的方法,其中存在着金属盐催化剂和/或胺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茨曼ICI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亨茨曼ICI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298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