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管材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3541.2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2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富春 |
主分类号: | F28F1/40 | 分类号: | F28F1/4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管材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介质输送管材,特别是一种新型管材及其生产方法。目前的介质输送管道都是单一和圆形管,这种管材在介质输送过程中,虽然阻力损耗小,但是在一些需要热交换的应用场合却由于其热交换面积受到限制,使热交换能力受到了很大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增加热交换面积、提高热交换效率的一种新型管材。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新型管材,包括管身,其特征是管身的横截面成花瓣状结构,这种花瓣状结构可以是两瓣的或多瓣的,其管身可以是直管形的,还可以是螺旋体的,本发明所设计的这种新型管材,可以用金属材料制作,也可以用非金属材料及其复合材料进行制作。为了既提高管身的耐压强度,又具有防腐能力,其管身的管壁结构特别可以是在导热塑料层中嵌有金属加强层结构,还可以是金属管壁外设有导热塑料层结构。本发明所设计的新型管材的生产方法,它可通过拉制、挤出、扎制、铸造或扭曲拉制成型,或在在金属管身成型后,再通过注塑工艺在管壁外复合导热塑料层。
本发明所得到的新型管材,使管材内、外流动的介质与管材内、外表面的接触面积得到了很大的增加,特别是螺旋体管材,在增加热交换面积的同时,也改变了管内介质的流动状态,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热交换效率,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可以选择不同的多瓣造型以满足不同的需要,特别是采用导热塑料或导热塑料和金属复合的材料、结构制作的新型管材,既提高管身的耐压强度,又具有防腐能力,还具有良好的热交换效率,这种新型管材,对需热交换的应用场合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图1是五瓣造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瓣造型并成螺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三瓣造型并设有加强层的新型管材结构示意图;
图4是设有导热塑料层的螺旋体新型管材结构示意图。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新型管材,它包括管身1,其管身1的横截面成五瓣状花瓣结构。其生产方法可以是通过一体拉制或挤出成型制成。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新型管材,其管身1的横截面成两瓣状花瓣结构,并且管身1成螺旋体结构,其生产方法是可以扭曲拉制或通过铸造成型。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新型管材,其管身1的横截面成三瓣状花瓣结构,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将金属网拉制成三瓣状花瓣形结构,然后再在成型的金属网管外包覆注塑导热塑料层2,以获得在导热塑料层2内嵌有金属加强层3的既具有良好导热性能,又增加热交换面积的新型管材。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一种新型管材,其管身的管壁是在金属管壁4外设有导热塑料层5结构。其生产方法是首先将金属拉制成型,然后再在金属管壁4外注塑导热塑料层5,这种导热塑料可以是一种石墨和塑料的混合物,从而获得获得既具有防腐作用,又有良好导热性能和增加热交换面积的新型管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富春,未经刘富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5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