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肌醇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3972.8 | 申请日: | 2001-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89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陆腾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腾甲 |
主分类号: | C07C35/16 | 分类号: | C07C35/16;C07C29/0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5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肌醇的生产方法。
压力法水解生产肌醇是一种传统的工艺,其得率与压力成正比。与水解时间成反比。压力法生产肌醇的优点是无需添加任何催化剂和助剂,后道工序分离简单,但压力法的缺点是水解后反应釜内的压力恢复到常压,放料时需较长时间的放空。在放空过程中,不但造成热能的严重浪费,而且易“跑料”。其难闻的气体和刺耳的噪声严重污染周围环境。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国内厂家研究使用常压水解,但常压水解使用的催化剂给后道工序杂质的分离带来麻烦,且水解不充分,严重影响肌醇的得率,水解时间长,能耗大,设备利用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保留传统压力水解优点的同时,克服压力水解的缺点,采用蒸汽循环串用,离子交换法去除可溶性离子化合物,絮凝法去除有机蛋白质类化合物的工艺,有效缩短了肌醇的生产周期,降低了能耗,提高了肌醇的得率和产品质量。
本发明是由以下方案实现的:将菲丁加入水解釜A中,用夹道导热油将水解釜升压至0.1Mpa时放空,排除釜内空气1~2次,然后继续升温至压力达到0.8~1.2Mpa,保持5~6小时,打开放空阀,将带压蒸汽导入已装好菲丁浆液的水解釜B中,当B反应釜压力上升后在0.1MPa压力时,排除空气两次,继续将A水解釜蒸汽通入B水解釜,当A,B两水解釜压力平衡后,余压放入菲丁打浆槽预热菲丁浆料,用压缩空气将A水解釜的物料压入中和罐,在中和罐内利用石灰水中和水解液使之达到PH8~9,再用压缩空气将物料压入板框压滤机过滤,滤液进经离子交换柱脱色,除去阴阳离子后,送入真空浓缩器浓缩,在浓缩液中加入絮凝剂0.01~0.1%,除去有机蛋白类化合物,使肌醇液得到净化,冷却结晶后一次性生产出合格产品,省去了烦琐的精制工艺。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缩短了水解、放空、放料的时间。原压力水解工艺,当压力在0.8~1.2MPa放空到常压时需2~3小时,放空时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跑料”,即使放慢放空速度,物料也难免由蒸汽带出,而造成浪费。放空时,菲丁中的有机杂质在水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非常难闻,严重污染空气,且放空时发出异常刺耳的噪声严重影响周围的居民生活和健康。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后消除了难闻气体的排出和噪音污染。从水解釜A排出的压力蒸汽将B水解釜的物料从常温可加热至0.1~0.5Mpa,水解时节约能源35~45%,并减少了原工艺放空时带出的物料。可提高肌醇得率1~2%,水解釜减压操作时,也不必担心“跑料”造成肌醇损失。
2、原肌醇生产中和压滤后采用活性炭脱色,化学除杂,此种方法活性炭吸附肌醇,化学除杂后的滤渣混杂于肌醇中,所得肌醇粗品仍需二次精制,经脱色、除杂、精制等工艺处理,肌醇损失达10~20%。本发明采用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去杂,操作方便,肌醇液真空浓缩后的饱和溶液采用絮凝剂去杂,可一次性获得精制肌醇,减少了肌醇的流失。
实施例:
将400Kg粉碎的菲丁加入3500升的打浆槽中,加水至2700升并用水解釜的余压直通蒸汽加热,用真空吸入3000升不锈钢水解釜A,加完后用夹道导热油升温至压力为0.1MPa时,排除釜内空气两次,继续升温至压力为1.5MPa,水解5小时,水解结束后,将A釜蒸汽直通水解釜B,当B釜与A釜压力平衡后,B釜关闭进汽阀,继续用夹道导热油加热至1.5MPa,水解5小时。A釜余汽放入菲丁打浆槽加热菲丁浆料。当锅内压力达到常压时,用压缩空气将水解液压入中和罐,用石灰水中和水解液使之达到PH8~9,用压缩空气从中和锅压入板框压滤机过滤去渣。水解液经离子交换树脂脱色去除阴阳离子后,送入真空浓缩器浓缩至饱和,在饱和溶液中加入0.01~0.1%的聚丙烯酰胺絮凝剂,蛋白质与有机杂质浮出液面,用200目筛网捞出絮状杂质后放置结晶,结晶经离心脱水烘干后可一次性获得肌醇纯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腾甲,未经陆腾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39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