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壁工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04052.1 申请日: 2001-02-20
公开(公告)号: CN1370892A 公开(公告)日: 2002-09-25
发明(设计)人: 林炳辉 申请(专利权)人: 李祖辉
主分类号: E02D5/18 分类号: E02D5/18;E02D29/02
代理公司: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朱黎光,张占榜
地址: 台湾台北县三*** 国省代码: 台湾;7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连续 壁工法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土建施工方法,尤指一种由适宜卵砾石层使用的地下连续壁工法所衍生而可使用于山坡地或地下等场合的连续壁工法。

已知的山坡地连续壁制造工法的一种,是如图1所示,是于坡地上开挖安息角(约45度)后,再于斜坡堆砌石笼40,此虽具有无用担心崩塌的安全性,但所使用的材料甚多,且占用空间较大,颇形成浪费,尤其在寸土寸金的今日,此种工法将造成平面坪数的减少,故不甚理想,实有改善的需要。

而另一种已知的山坡地的连续壁工法是如图2A、2B、2C所示,是先于山坡地上打设RC排桩10(如图2A所示),再挖除上方坡土,并设置横钢梁30及打设地锚20(如图2B所示),之后再开挖下层坡土并连续实施图2A、图2B的步骤而设置出连续壁。

前述第二种已知的方法虽较前述第一种已知方法可节省较多的空间,但有以下缺点:

一、每根RC桩长数尺,直径在60cm~100cm,打桩时需重型机方可施工,施工成本高昂。

二、若坡土土质较松,则非常不容易架设重型打桩机。

三、设RC排桩并无任何挡土措施,且甚空隙大,土壤容易流失。

本发明人先前申请的中国专利第93106391.4号,名称:适宜卵砾石层使用的地下连续壁施工法,以及中国专利第95105550.X号,名称:适合卵石层用的地下连续壁工法,该两种工法大致包括有以下的步骤,如,

(1)于工地开挖地下层;

(2)于地下层设置钢筋笼,并设置预留钢筋;

(3)于前述预留钢筋部份回填以砂土;

(4)设置模板;

(5)灌浆;

(6)混凝土浆凝固后挖除前述回填砂土并向下再开挖一层;

(7)将前述预留钢筋部份扳直,并向下设置第2个钢筋笼并设置预留钢筋;

(8)重复前述(3)至(5)直至设置完所需的层数的连续壁。

这种工法较已知的打桩等的工法,施工较容易而不需例如打桩的重工程,且使用材料较为节省,而且施工时数较少,为一种理想的连续壁工法。

经由前述连续壁工法的发明经验,发明人认为前述山坡地在坡度较为陡峭、坡地有土质松动、滑动的情形或是邻房有安全顾虑时的连续壁工法可利用发明人的前述连续壁工法专利案加以改良,乃积极研究,而终于有本发明的产生。

为改良前述已知的山坡地连续壁工法的需打RC排桩及配合地锚所设置的横钢梁,而造成工时及工程较多且成本较高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工时快、省时、省力、成本低的连续壁工法,且为一种由前述专利号ZL 93106391.4「适宜卵砾石层使用的地下连续壁工法」及专利号ZL95105550.X「适合卵石层用的地下连续壁工法」所衍生的山坡地或地下等场合的地下连续壁工法。

为此,本发明是包括有以下的步骤,即:

(1)将土层掘出适当深度的壁面;

(2)于该壁面上放置钢筋笼,钢筋笼下端延设有适当长度的预留钢筋,回填一部份土于预留预留钢筋部处,并置入模板及泄水管;

(3)另再将土回填顶靠模板;

(4)对钢筋笼浇注混凝土;

(5)于混凝土凝固后移除前述回填土及模板并施以地锚;

(6)开挖前述混凝土下方的第二属土层;

(7)于前述预留钢筋部下接续置入钢筋笼;

(8)重复前述步骤,依此类推而构建出完整的连续壁。

若遇山坡地土质松软时,或为顺向坡或施工地附近有房屋建筑物时,可先打入或钻孔植入直径15cm的钢轨条、钢管或型钢等,以作为临时挡土的措施,接着再进行连续壁施工,因设置钢轨条、钢管或型钢等属轻型打桩工程,架设机具方便,没有因直径60cm~100cm的RC桩需采用重型机械、架设重型机具的困难度,且打入临时钢轨条等后,即可进行连续壁施工,故可防止RC排桩造成土壤流失的情形。

本发明的连续壁工法与前述已知的工法比较,乃具有以下的优点:

(一)较设RC排桩,可节省很多成本及减少重工程,且使用的材料亦较少;

(二)使用耗材较少而可建立较坚固的连续壁,故甚佳;

(三)使用工时较少,可达到节省施工成本的效果;

(四)连续壁整体性佳、无缝隙,故不致因土壤流失而造成灾害。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已知的建设山坡地连续壁工法的设置石笼的工法之示意图;

图2A、2B、2C是已知的山坡连续壁工法的状况示意图;

图3-1至图3-12是实施本发明的较佳实施形态的步骤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祖辉,未经李祖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0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