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式建筑结构件无效
申请号: | 01104239.7 | 申请日: | 2001-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70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25 |
发明(设计)人: | 喻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喻力 |
主分类号: | E04C2/284 | 分类号: | E04C2/284;E04D3/18;E04B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文泉 |
地址: | 10000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建筑 结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包括钢结构件和墙体填充材料的板式建筑结构件。
目前,在建筑行业中普遍采用的一种房屋建筑构造是砖混式结构,它的主要缺点有:原材料现场浪费太大、污染环境、施工期长、建筑能耗大、抗振性能差、房屋有效面积小、建成后不便于搬迁。
另一种房屋建筑构造是框架式结构,虽然这种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好,但是,其存在的缺点是,原材料现场浪费太大、污染环境、施工期长、建筑能耗大、房屋有效面积小、建成后不便于搬迁、建房成本高。
还有一种房屋建筑构造是板式构造,这种结构的房屋抗震性能好,施工期短,房屋有效面积大,其存在的主要缺点是建筑结构板的重量高,建筑能耗大、建成后不便于搬迁。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板式建筑结构,在保持这种建筑结构的优点的基础上,希望能够降低建筑结构板的重量,降低建筑能耗,而且便于搬迁。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这种建筑结构件的重量相对轻,降低了建筑能耗,施工便捷,而且便于搬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其包括钢结构件和墙体填充材料,本发明的板式建筑结构件由多层复合材料层构成,其具有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由各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包容的网状钢结构件,包容在各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中的网状钢结构件的内侧具有将网状钢结构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件,在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之一的内侧,设有防水层,在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之间,设有内填充材料层。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其包括在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之一的内侧,沿着板式建筑结构件的板面的纵向或横向方向设置至少一根钢梁或钢柱,由各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包容的网状钢结构件相互平行,并且延伸到整个板面。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所述钢梁或钢柱的横截面呈U形、L形、C形、工字形、矩形、圆形、环形轮廓,具有多根钢梁或钢柱平行间隔设置,连接结构件的横截面呈圆形或矩形,连接结构件与相互连接的网状钢结构件之间的夹角为45°~90°。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防水层由聚合物材料构成,其选自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苯乙烯塑料材料,及其复合材料,内填充材料层包括岩棉层、玻璃棉层或由水泥、玻璃纤维、膨胀珍珠岩或陶粒组成的填充材料层,所述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包括水泥、玻璃纤维、膨胀珍珠岩或陶粒。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相邻的板式建筑结构件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分别作为隔板、顶板、墙板、或楼层板,形成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的一部分,相邻的板式建筑结构件之间的夹角为0°~180°,相邻的板式建筑结构件之间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其包括钢结构件和墙体填充材料,在墙体填充材料中,设有一层网状钢结构件,沿着板式建筑结构件的板面的纵向或横向方向,在网状钢结构件相邻的一侧,设置多根相互平行间隔的钢梁或钢柱。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所述钢梁或钢柱的横截面呈U形、L形、C形、工字形、矩形、圆形、环形轮廓。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所述钢梁或钢柱之间通过钢结构连接件相互连接在一起。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相邻的板式建筑结构件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分别作为隔板、顶板、墙板、或楼层板,形成单层或多层建筑物的一部分,相邻的板式建筑结构件之间的夹角为0°~180°,相邻的板式建筑结构件之间通过焊接、铆接或螺纹连接固定在一起。
在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板式建筑结构件中,在相邻的、相互固定连接在一起的板式建筑结构件中,包括由多层复合材料层构成的板式建筑结构件,其具有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由各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包容的网状钢结构件,包容在各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中的网状钢结构件的内侧具有将网状钢结构件连接在一起的连接结构件,在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之一的内侧,设有防水层,在表面墙体填充材料层之间,设有内填充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喻力,未经喻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2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