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构造体及其挤压型材无效
申请号: | 01104534.5 | 申请日: | 2001-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6933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9-18 |
发明(设计)人: | 川崎健;佐川年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B21D47/01 | 分类号: | B21D47/01;B23K20/12;F16S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摩擦 搅拌 接合 方法 及其 挤压 | ||
1.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特征是:
用多个筋来连接两张面板之间,准备一方的面板的端部比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突出的两个中空型材,该中空型材外面的前述面板实质上分别是平坦的;
从前述另一方的面板侧通过摩擦搅拌接合来相互接合前述突出的面板;
接着,将与前述突出的一方的面板实质上平行的一个连接板分别重叠到前述中空型材的前述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上,在进行该重叠时,通过前述连接部件或者前述另一方的面板上设置的凸起部来确定前述连接部件相对于前述中空型材的位置;
从前述中空型材的外侧对前述重叠部分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特征是:
在与前述另一方的面板重叠的前述连接部件的面上具有凹部,将前述另一方的面上设置的凸起部插入前述凹部内,通过前述摩擦搅拌接合对该插入的部分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3.一种构造体,其特征是:
接合两个中空型材;
该每个中空型材用多个筋来连接其两张面板之间,其中一方的面板的端部比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突出;
用摩擦搅拌接合来相互接合前述突出的面板;
将与前述突出的一方的面板实质上平行的一个连接板重叠到前述中空型材的各个前述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上,对该重叠部分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沿前述连接部件的端部在前述另一方的面板的外面设于凸起部。
4.一种构造体,其特征是:
接合两个中空型材;
该每个中空型材用多个筋来连接其两张面板之间,其中一方的面板的端部比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突出;
用摩擦搅拌接合来相互接合前述突出的面板;
将与前述突出的一方的面板实质上平行的一个连接板重叠到前述中空型材的各个前述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上,对该重叠部分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在面向前述突出的面板的前述连接部件的面上具有突出的凸起部,该凸起部靠近前述另一方的面板。
5.一种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特征是:
将第一部件的端部重叠到第二部件的端部上,在进行该重叠时,通过设置于前述第一部件或前述第二部件上的凸起部来确定前述第一部件相对于前述第二部件的位置;
对前述重叠的部分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特征是:
在前述第一部件的重叠面上具有凹部,将前述第二部件的重叠面上设置的凸起部插入前述凹部内;
通过前述摩擦搅拌接合对该插入的部分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特征是:
在前述凹部与前述凸起部之间配置粉状或纤维状的材料,以此来进行前述摩擦搅拌接合。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构造体的摩擦搅拌接合方法,其特征是:
从前述第一部件侧进行前述摩擦搅拌接合。
9.一种构造体,其特征是:
对两个部件的重叠面进行摩擦搅拌接合;
沿前述连接部件的端部在前述另一方的面板的外面设置凸起部。
10.一种摩擦搅拌接合用挤压型材,其特征是:
用多个筋连接两张面板之间;
一方的面板的端部位于中空型材的端部的前述筋的附近;
另一方的面板的端部比前述一方的面板的端部突出;
在前述一方的面板的外面上沿该面板的端部具有凸起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用挤压型材,其特征是:
端部的前述筋与邻近的筋和前述一方的面板实质上在一点连接;
前述凸起部实质上在前述一点的外面。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摩擦搅拌接合用挤压型材,其特征是:
端部的前述筋与前述一方的面板实质上垂直;
前述凸起部位于前述端部的筋的板厚的范围内。
13.摩擦搅拌接合用挤压型材,其特征是:
板的两端中一方的面上具有第一凸起部;
该第一凸起部的相对侧的面上具有比前述第一凸起部宽度小的第二凸起部。
14.摩擦搅拌接合用挤压型材,其特征是:
板的两端中一方的面上具有凸起部;
该第一凸起部的相对侧的面上具有凹部,该凹部的宽度比前述第一凸起部的宽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53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