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外壳轧辊架无效
申请号: | 01104571.X | 申请日: | 2001-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08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2 |
发明(设计)人: | T·M·肖尔;沈小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根建设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1/02 | 分类号: | B21B31/02;B21B3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佳猷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壳 轧辊 | ||
本发明总的涉及轧机,具体涉及一种在所谓“无外壳”轧辊架设计方面的改进。
在传统的无外壳轧辊架中,两个工作轧辊的辊颈由容置于成对的轧辊轴承座中的轴承支承,该轧辊轴承座位于轧机中心线相对侧。每对轧辊轴承座均由两个螺旋座相互连接。四个螺旋座(轧钢机中心线每侧两个)在轧制过程中吸收轧辊分离力。
螺旋座具有可与由轧辊轴承座承载的螺母啮合的反向螺纹部。并通过同步转动该四个螺旋座实现对称的轧辊分离调节。
这种结构存在一些缺点。例如,工作轧辊及其相应的轧辊轴承座要求对配合部件进行复杂而精确的校准,并需要使用昂贵的专门设计的自动机装置。
而且,许多对螺纹座和齿轮传动都要求实现同步转动,这又大大增加了轧机的初始成本。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只需要两个螺旋座来实现对称的轧辊分离调节的、具有一简化的紧凑结构的无外壳轧辊架。
本发明的附带目的在于简化卸下和插入工作轧辊、轧辊轴承座及相应的调节机构的工作,从而无须使用专门设计的昂贵的自动机装置。
本发明的的轧辊架包括:一适于沿轧机中心线固定在一所选择位置处的支承结构;设计和配置成用以对在其间加以引导的产品进行轧制的第一和第二工作轧辊,该第一工作轧辊具有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一轧辊轴承座中的轴承中转动的辊颈,同样地,该第二工作轧辊具有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二轧辊轴承座中的轴承中转动的辊颈,该第一和第二轧辊轴承座被成对配置在该轧机中心线的相对侧。
每一轧辊对的第一和第二轧辊轴承座均与支承结构连接以分别围绕平行的第一和第二连接轴线作枢转运动,该第一和第二连接轴线与轧辊轴线成平行关系延伸且与轧机中心线正交。一调节机构使每对第一和第二轧辊轴承座沿相反方向围绕其相应的连接轴线同步枢转以对称地调节轧辊分离。
较佳地,该调节机构包括每对均由该第一和第二轧辊轴承座支承的螺母件,一对螺纹座,一与每一轧辊轴承座对相连并具有可与轧辊轴承座螺母接合的反向螺纹部的座,以及一用于对两个螺纹座机械连接和同步转动的可遥控的齿轮传动装置。
有利地,该轧辊的旋转轴线位于一第一平面中,该轧辊轴承座连接轴线位于一平行于该第一平面并在该平面一侧的第二平面中,该螺纹座容置在一平行于该第一平面并在一与被该第二参考平面所在侧相对侧的第三平面中。
较佳地,该支承结构包括一对分别与一底座连接的连接件,每对第一和第二轧辊轴承座通过与该连接件中的一个可枢转地连接而相互连接,且该轧辊、轧辊轴承座、连接件和机械地相互连接的螺纹座可作为一整体组件与该底座分开。
本发明的这些目的、特点和优点将参照附图加以具体描述。
附图简单说明:
图1为按照本发明的卧式无外壳轧辊架的侧视图;
图2为图1所示轧辊架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沿3-3线的截面图;
图4为图1中沿4-4线的截面图;
图5为一连接件及其相连的预应力件的放大图;
图6为表示轧辊架卸下状态的与图1类似的图。
参照图1-3,一按照本发明的卧式无外壳轧辊架总的用标号10表示。该轧辊架包括一总的用标号12表示的支承结构,该支承结构适于沿轧机中心线“CL”固定在一所选择位置处。该支承结构具有一底座,该底座包括一矩形平台,该平台具有由端件16a、16b相互连接的侧件14a、14b以及直立壁18a、18b。壁18a的上缘固定有一对T形盖20。该盖在21处开槽。
在26处开槽的连接件24相对配置在盖20上,而其横向延伸臂27通过转动螺栓28可拆卸地装在壁18b的上缘。
第一和第二工作轧辊30a、30b位于支承结构壁18a、18b之间。这些工作轧辊设计并配置成沿轧机中心线CL对导入其间的产品(未图示)进行轧制。第一轧辊30a具有其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一轧辊轴承座36a中的轴承34a的辊颈32a,同样地,第二轧辊30b具有其被支承以在容置于第二轧辊轴承座36b中的轴承34b的辊颈32b。由图3可见,第一和第二轧辊轴承座36a、36b成对配置在轧机中心线CL的相对侧。
轧辊轴承座36a、36b具有被装设在连接件24的槽26中的横向延伸的凸缘38。加强销40穿过轧辊轴承座凸缘38和连接件24中的对准开孔而将轧辊轴承座36a、36b与支承结构12连接以围绕平行的连接轴线A2枢转,该轴线A2相对于工作轧辊30a、30b的旋转轴线A1平行延伸、与轧机中心线CL正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根建设公司,未经摩根建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体及管体的成形方法
- 下一篇:粉体收纳容器,该容器的组装方法及图像形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