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和数字无线通信方式有效
申请号: | 01104763.1 | 申请日: | 200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村上丰;高林真一郎;安倍克明;折桥雅之;松冈昭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Q7/30 | 分类号: | H04Q7/30;H04B7/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赵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无线通信 系统 方式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传播环境切换调制方式,并且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和数字无线通信方式。
数字无线通信中,调制方式越是多值,数据传送速度就越快,但在较差的传播环境中利用多值调制方式,就会差错变多,质量变差。
作为数据传送速度和质量这两者并存提高的方法,已知有电子信息通信学会电信技术RCS94-66中记载的方法。该项技术可相应于传播环境的变化,切换QPSK调制、16QAM、64QAM、256QAM等调制方式。
这里,基站和终端间进行无线通信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从基站向终端发送数据的下行链路期望提高传送速度。而从终端向基站发送数据的上行链路,若考虑终端的便利性,则除了期望提高传送速度以外,还希望实现小型化和低耗电。
一般要在调制方式为多值的情况下达到规定质量,发送子系统功率放大器其电力消耗便变大,因而当构成数字无线通信系统时,就需要考虑数据传送速度的提高和终端便利性这两者。
但直到现在为止,尚不存在既考虑了终端便利性又可切换调制方式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
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考虑数据传送速度的提高和终端便利性这两者的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和数字无线通信方式。
通过在相应于传播环境的变化切换调制方式、并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用不同的调制方式时,在下行链路中可用数据传送速度快的调制方式,而上行链路的调制方式则采取相位调制方式,来达到该目的。
通过考虑下面结合示意性图示一例的附图所进行的下述说明,将更为全面地展现本发明上述目的和特征。附图中:
图1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2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3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4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5A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下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5B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下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6A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上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6B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上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7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2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8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2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9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2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OFDM信号的帧构成;
图10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11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12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13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图14A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下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14B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下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15A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上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15B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上行链路的帧构成;
图16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QPSK调制方式的同相I-正交Q平面的信号空间图;
图17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16QAM调制方式的同相I-正交Q平面的信号空间图;以及
图18示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3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一例8PSK调制方式的同相I-正交Q平面的信号空间图。
下面用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实施例。
(实施例1)
实施例1中,下行链路调制方式取QPSK调制和16QAM调制这两种,上行链路调制方式取QPSK调制和8PSK调制这两种进行说明。
图1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图2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基站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而图3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发送子系统构成的框图,图4是示意本发明实施例1数字无线通信系统终端接收子系统构成的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