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疾病能量交叉辐射治疗仪无效
申请号: | 01104814.X | 申请日: | 2001-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07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张英;索爱琴;曹金梅;何若;黄敬洛;石成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成山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2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疾病 能量 交叉 辐射 治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仪器,尤其是用于治疗脑疾病和脑疾病后遗症康复的一种仪器。
目前国内外电脉冲治疗仪器品种繁多,但用于治疗脑疾病和脑疾病后遗症的仪器确显得瘳瘳。近年来,国内外医学杂志不断报道:电击小脑顶核(FNS),可明显增加脑血流(rCBF),缩小梗塞体积,减轻脑水肿而不伴有脑代谢(CMRO2)的改变;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如《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杂志1996年第4卷第1期上重庆医科大学发表了“电刺激小脑顶核改善缺血性脑损害的研究进展”的文章。《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年第10卷第6期,杨军等发表了“电刺激小脑治疗脑血管病的疗效初步观察”的文章。在《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1999年9月第4卷第3期上孙乐蓉等发表了“电刺激小脑治疗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的文章,1999年11月在“中国第五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上发表了夏一鲁的学术论文“电刺激后颅窝治疗脑血管疾病的疗效与机制探讨”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号为(NO.39370261),另外,国外医学杂志也不断报道对电刺激小脑顶核的研究。电刺激小脑顶核的方式一般采用电极植入法,就是将电极直接引入小脑顶核,手术比较复杂,危险性大。另一种方式就是无创伤的利用体外电极刺激小脑,为此,上海的壮永基发明了“脑循环功能治疗仪”,该仪器采用了数字频率合成技术,它的频率和强度均可调整,功率输出端接两只电极,分别贴于两耳背乳突处,使用时电流通过小脑顶核区,达到刺激小脑顶核的目的,该仪器虽有一定的疗效,但是由于到达小脑顶核的电流太弱,刺激甚微,所以效果不太明显,而且仪器只有治疗功能没有康复功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创伤的利用多个体外电极,使小脑顶核成为电流交叉区,由于正负电子的相互撞击成为能量的释放,达到加强刺激小脑顶核,增加脑血流量治疗脑疾病的目的。将康复电极贴于患者肢体利用间断性脉冲电流使瘫痪肢体肌肉收缩运动达到防止肌肉萎缩和恢复功能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脑疾病能量交叉辐射治疗仪,由治疗电路、康复电路以及它们共用的电源电路,转换电路和输出指示电路等组成,其特征是治疗电路中由IC12音乐芯片和光驱中CD两种信号通过可调电位器接功率放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集电极接输出变压器的初级,输出变压器次组的四个绕组通过导线与8个电极相连,康复电路中的两路脉冲信号一路由电位器接功率三极管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接脉冲变压器初级的一端,另一路触发功率管基极,集电极接脉冲变压器初级的另一端。
治疗电路的信号采用音乐芯片的音频信号,为促进患者恢复记忆,治疗信号可转换为患者平常喜欢的CD音乐信号,因此治疗电路中设有治疗信号的转换开关。
为增加脉冲电流在小脑顶核的刺激作用,输出变压器采用四个绕组输出,使四组输出电流在小脑顶核部位形成电流交叉区。
治疗的脉冲信号可采用机内设置的音乐芯片中的音频信号,也可以转换为光驱中的CD信号,这样患者在聆听平时喜爱的乐曲的同时由同步的脉冲电流刺激脑部,容易激发记忆脑细胞,有助于全面康复。由于采用了四组输出电流,使小脑顶核部位形成电流交叉区,交叉的正负电子在该区内形成碰撞,加强了对小脑顶核的刺激。由于康复电路中设有间断性的脉冲电流输出,使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反应,因此对防止瘫痪病人的肌肉萎缩和肢体功能恢复产生一定的功效,因此,本仪器不但有治疗功能同时具有康复功能。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对照附图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方框图;
图2是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3是电源及转换电路;
图4是定时电路;
图5是治疗和放音电路;
图6是康复电路;
图7是双稳态电路;
图8是输出指示电路;
图9是治疗电极布局位置示意图;
图10是交叉电流作用在小脑顶核区示意图;
图11是两组电极输出时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成山,未经石成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48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刍动物舔块饲料堆放调质制造工艺
- 下一篇:肉类食品及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