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山杨组培苗菌根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6230.4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祖元刚;阎秀峰;杨国亭;范继红;吴宇;王非;谷会岩;李景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山杨 组培苗 菌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苗木的新型方法,特别是一种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的生产苗木的新型方法。
山杨(Populus davidiana Dove)是我国东北林区次生林的主要树种,它覆盖面积较大,根孽能力强,可形成侵移林分,可在密集林分中生长,又是撩荒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上森林更新的先锋树种。但山杨山地造林成活率很低,目前成林的山杨人工林很少见到。我国林业科研人员虽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和造林实践,却始终未能解决山杨组培苗山地造林不成林的问题。但据有关资料显示,制约山杨组培苗山地造林成活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水分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较强抗旱功能的菌根菌接种山杨组培苗,使其成为抗旱能力较强菌根化苗木,从解决山杨组培苗自身水分利用问题入手,解决山杨组培苗山地造林问题。关于应用山杨菌根化组培苗造林方面我国尚无报道,这项发明将为成功应用山杨组培苗造林提供一条新途径。
本发明的优点是:应用本项技术可提高苗木质量,提高苗木的抗旱性,从而提高山杨组培苗造林成活率;促进苗木对养分特别是难溶性磷的吸收,提高幼林早期生长速度,提早成林。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通过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山杨组培苗。山杨的组织培养是应用组成成分是KNO3、NH4NO3、MgSO4·7H2O、Ca(NO3)2、K2SO4、CaCl2·2H2O、KH2PO4、MnSO4·4H2O、ZnSO4·7H2O、H3BO3、CuSO4·5H2O、KI、Na2MoO4·2H2O、EDTA-Fe、烟酸、肌醇、甘氨酸、盐酸硫胺、盐酸吡哆醇、琼脂、蔗糖、6-BA、NAA及IBA的WP培养基进行的。培养过程的各个时期所用培养基具体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分化培养基:WP+6-BA0.8mg/L+NAA0.02mg/L
继代培养基:WP+6-BA0.5mg/L+NAA0.1mg/L
生根培养基:WP+IBA0.8mg/L
通过以上方法建立山杨再生系统,得到山杨组培苗。
通过菌根化技术将以上山杨组培苗菌根化,得到以下菌根化苗木:
a、野外采集山杨适生地土壤接种山杨组培苗,得到感染外生菌根和VA菌根的山杨菌根化组培苗。
b、以纯培养土生空球菌(Cenococcum geophilum)接种山杨组培苗,得到感染外生菌根的山杨菌根化组培苗。
c、以纯培养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接种山杨组培苗,得到感染外生菌根的山杨菌根化组培苗。
以上组培苗采用口径和高度均为10cm的营养钵培养,一个月后侵染成功,获得菌根化山杨组培苗,80天后即可用于造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已内酰胺低聚物的溶胀和溶解方法
- 下一篇:营养拌饭汤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