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声波提取血红素新工艺无效
申请号: | 01106309.2 | 申请日: | 200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7549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君 |
主分类号: | C07F15/02 | 分类号: | C07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36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声波 提取 血红素 新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化技术的血红素提取工艺,特别是用超声波提取血红素的新工艺。
目前,生产血红素的方法有许多种,冰醋酸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但此方法产率低,且使用的冰醋酸难于回收,使得提取成本较高。另外醋酸钠方法、蒸馏法、鞣酸法等,且鞣酸法虽然工艺并不复杂,得到的产品也易于鉴别,但这四种方法均使用了毒性较大的氯仿,使用这种毒性溶剂,不但给血红素和副产物血红蛋白的后处理带来诸多问题,同时,还损害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并且还可造成环境的污染。此外,由于氯仿的价格较高,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工艺流程,简化操作,缩短血红素提取时间,同时避免使用毒性较大的氯仿,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其特殊性征是在血红素提取过程中,利用超声波对红细胞进行破碎及利用超声波来加速血红素的提取速度和产率。其工艺过程是:取新鲜猪血,加入抗凝剂,经离心分离后弃去上层血浆,所得红细胞按体积比加入水,血球∶水=5∶1(V/V),将经膨胀的红细胞置于血容器内,用超声波发生器对盛血容器进行破碎处理,经处理后的破碎的红细胞加入酸性丙酮溶液,再进行超声波处理,然后减压抽滤得氯化血红素溶液,所得溶液经减压蒸馏得粗品血红素,再经洗涤、干燥制成精品的血红素。
本发明的优点是:利用超声波对红细胞进行破碎,不会给产品带来杂质,减少了工艺流程,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免去氯仿对人体的损害,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工艺流程和实施例对发明进行叙述。
采用仪器有:KQ-1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IR-408型红外光普仪(日本),Lambda20-型紫外仪(德国),JB-90D型搅拌器(上海)。原料试剂来源:新鲜猪血(沈阳肉联厂),氯化血红素标准器(美国Sigma化学公司),以下化学试剂均来自沈阳化学试剂厂:柠檬酸三钠(CP)、丙铜(CP)、醋酸(CP)、无水乙醇(AR)、无水乙醚(AR)、盐酸(AR)。
在每升新鲜猪血中加入8g抗凝剂柠檬酸三钠后,于低温(-3-4℃)条件下保存5小时以上,然后进行离心(4000r/min)分离,得到血浆和红细胞,血浆可用于提取凝血酶,在得到的红细胞中按体积比;红细胞∶水=5∶1的体积加入蒸馏水,加入蒸馏水的目的在于使红细胞具有一定的膨胀度,从而增强超声波破碎细胞的效果。(加入蒸馏水不能太多,太多的水会给以后的滤压抽滤带来困难。)将经膨胀的红细胞置于盛血容器内,在垂直于盛红细胞的容器方向上,用4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对其容器处理,时间为15分钟,得到破碎的红细胞。把破碎的红细胞加入到酸性丙酮溶液中后在垂直超声波发生器的方向上,用40KHZ的超声波发生器,对盛红细胞的容器再进行处理,时间为10分钟,此种超声波处理的目的有三点:一是击碎一部分没有破碎的红细胞;二是促使血红蛋白变性析出;三是加速血红素的提取速度和提高产率。超声波处理后的酸性丙酮混合液在减压状态下进行抽滤,到氯化血红素溶液和蛋白粉,蛋白粉经处理后可用于食品和饲料,氯化血红素溶液经减压蒸馏后可得粗品血红素,同时还可以回收丙酮,粗品血红素经除杂、洗涤除去其中的蛋白质后,即可得到粗品血红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君,未经王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3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