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肤去斑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6755.1 | 申请日: | 200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7167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0-02 |
发明(设计)人: | 杜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琳 |
主分类号: | A61K7/48 | 分类号: | A61K7/48;A61P17/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肤 去斑霜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内容属于化工制品的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护肤养颜化妆品的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可使生物活性物质快速渗透到作用部位的护肤去斑霜制剂的制备技术。
人类皮肤的颜色及其分布状况主要由分布于真皮层的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所决定。真黑色素和类黑色素的种类繁多,但其大都含有羟基和含硫量高的巯基。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异常黑色素沉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皮肤中的活性氧自由基过度沉积所导致,强抗氧化剂可以有效地清除体内自由基、对抗巯基形成并消除黑色素沉积,从而起到增白消斑和养护皮肤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本学科领域对皮肤结构、功能和新陈代谢的生物化学过程的深入了解,皮肤增白去斑制剂的研制已趋向于美容和护理并重,而且也更加突出了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是,由于人体皮肤和粘膜组织具有强大的屏障作用,传统护肤去斑制剂经皮渗透的作用非常有限,药物很难渗透至相关部位,达到作用浓度,因而极大影响了临床疗效。为此,有关科研人员又相继研制并推出了一些增强药物经皮渗透作用的辅助疗法和制剂,如在配方中加入皮肤渗透增强剂即为其中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但目前本领域公知的皮肤渗透增强剂,如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月桂氮卓酮(Laurocapram,Azone)等,实际临床效果都不够理想,它们通过软化皮肤角质蛋白及凝固组织蛋白的方式使上皮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以期增强药物的渗透作用,对皮肤、粘膜组织不可避免地具有刺激和破坏作用,因而也降低了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本领域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制方科学且具有良好透皮效果和安全性能的护肤去斑霜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构成本发明所述的护肤去斑霜制剂的物质成份包括维生素C、份维生素E、对苯二酚、亚硫氢酸钠、药用级二氧化钛、双甲氨基月桂乙酯、硅酸铝镁(SM凝胶)、去离子水、防腐剂和聚乙二醇400溶剂(PEG400)等,其物质组分配方为:在每100份重量单位的成品制剂中含有1~3份维生素C、0.2~1份维生素E、1~3份对苯二酚、1~3份亚硫氢酸钠、2~5份药用级二氧化钛、5~10份双甲氨基月桂乙酯、8~10份硅酸铝镁、9~11份去离子水、不高于0.2份的防腐剂,其余为聚乙二醇400溶剂。
该护肤去斑霜制剂的实际产品是根据下述制备过程而获得的:取聚乙二醇400溶剂,水浴加热至100℃,在搅拌状态下依次加入对苯二酚、维生素C、维生素E和二氧化钛;将亚硫氢酸钠溶入去离子水中,然后将水溶液加入聚乙二醇400溶剂中,搅拌均匀;在搅拌均匀的溶液内加入硅酸铝镁,强力搅拌1~1.5小时,使凝胶完全化开;将溶液冷却至25℃下,加入双甲氨基月桂乙酯和防腐剂,高速强力搅拌30~45分钟后,即获得产品。
在上述的物质配方中,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一种生物共辅因子和抗氧化剂,它在生物氧化还原和细胞呼吸中起重要作用,参与氨基酸代谢、胶原蛋白和组织细胞间质的合成,用于防护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伤害。在本发明配方中,除使用维生素C外,也可以使用其衍生物,包括硬脂酸抗坏血酸酯、棕榈酸抗坏血酸酯、二棕榈酸抗坏血酸酯、抗坏血酸磷酸镁酯等,其中棕榈酸抗坏血酸酯和抗坏血酸磷酸镁酯是经皮吸收效果良好、性能稳定的首选药物。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它不仅具有自由基清除剂的功能,也能俘获激发态的氧原子,防止细胞膜因氧化而损伤。维生素E可以稳定人体内过氧化歧化酶,防止紫外线辐射对皮肤造成的损伤,同时,它也可以直接作用于真皮层血管壁,持久稳定地改善皮肤微循环,防止和延缓皮肤衰老。维生素E和维生素C配伍使用,可以更好地发挥临床效果,防止皮肤粗糙、皲裂以及异常黑色素沉着,治疗老年斑、雀斑、黄斑、毛囊性角化、肝斑和黑皮症等。对苯二酚是安全常用的皮肤增白剂,它可以有效地组织黑色素的形成,在制剂中配以与其相同质量分数的亚硫氢酸钠,可用于防止对苯二酚氧化分解。二氧化钛是目前美国、日本及欧共体国家均认可的安全有效的皮肤增白剂,其功效在于通过它的遮盖作用来增白皮肤,钠米级的二氧化钛还可以防护紫外线辐射;此外。二氧化钛也是一种可靠的催化剂,配伍使用能够使维生素C、维生素E以及对苯二酚更好地发挥生物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琳,未经杜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7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人肽转运蛋白编码序列、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 下一篇:中空人造石材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