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表皮特异性转移因子有效
申请号: | 01106777.2 | 申请日: | 2001-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0-31 |
发明(设计)人: | 刘玉峰;马翠玲;李承新;高天文;李巍;王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5/28 | 分类号: | A61K35/28;A61K38/17;C07K1/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71003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表皮 特异性 转移因子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
自1995年Lawrence首次用溶解的白细胞提取物,注射于敏感的受体,证明有传递迟发性超敏反应,定名为“转移因子”,转移因子是一种小分子量(<5000D)的多肽及核苷酸,其活性不被胰蛋白酶、核糖核酸酶所破坏,可口服。其很小剂量0.01单位就可使正常的受体产生局部或全身反应,在较短时间内即可使受体致敏,致敏性一旦转移至受体以后,保持时间可达一年左右,其本身不含球蛋白,又不具有免疫原性,长期反复注射,也不致引起过敏反应。转移因子主要是传递细胞免疫功能,因此,选择具有选择性免疫的供体,提供其白细胞中有效成分,作用于受体,利用特异的主动免疫组织提供更为有效的转移因子作为组织细胞免疫之用。近年来经过广泛研究,发现有些不同种属动物之间,有的也可以传递超敏反应,自从发现以动物制备转移因子能使人体致敏以来,利用动物转移因子治疗人类疾病已有不少成功的报道,如Viza用特异性牛转移因子治疗人疱疹感染:特别是特异性转移因子在抗癌上的研究,如已有抗肺癌、胃癌等多种抗癌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有效的报道。但国内外均未见有关角蛋白免疫制备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皮肽病的报道。
本发明的目的是利用生物技术,从经免疫的羊白细胞内用透析方法提取特异性转移因子,因选用经角蛋白特异免疫的组织,具有传递特异性细胞免疫效应。能特异性增强及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可用于各种免疫功能紊乱皮肤病的治疗。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表皮特异性转移因子,主要成分为多种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及小分子多肽等成分,其活性不被胰蛋白酶、核糖核酸所破坏,很小的剂量就可向受体传递细胞免疫功能,且持续时间可达1年左右,其本身不含球蛋白,又不具免疫原性,长期反复注射,也不致引起过敏反应,其免疫性质属继承性免疫。临床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126例,痊愈34例(26.98%),总显效率(66.7%)取得满意疗效,无毒副反应。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取纯化特异性抗原,免疫动物,无菌条件下取动物脾脏、淋巴结,洗涤绞碎,低温透析,滤膜过滤除菌,无菌分装,可制成注射液、口服液、粉剂等各种剂型的药物。
本发明的实施例:
1.动物免疫
1.1选择符合《实验动物管理规程》山羊,每只20kg,免疫用角蛋白1mg/kg。分三次进行。
1.2首次免疫:7mg角蛋白抗原加等量不完全福速氏佐剂。选择腹股沟、颈背等多点皮下注射,共8~12点,每点约0.5ml。
1.3再次免疫:7mg角蛋白抗原加等量不完全福氏佐剂同上注射。(首次免疫1周后)
1.4第三次免疫:6mg角蛋白皮下注射同上。(首次免疫2周后)
2.特异性转移因子制备
2.1无菌条件下取羊脾脏、淋巴结,剪除包膜、脂肪、纤维组织、用灭菌生理盐水反复洗涤后绞碎,细胞10×108个/ml。
2.2离速分散器打碎成匀浆,-70℃(至30℃反复冻融5次。镜检破碎细胞达90%以上,离心弃沉淀取上清液。
2.3 4℃生理盐水透析30~40小时,10×108细胞上清液对100ml生理盐水。透析袋要求分子量5000D以下。
2.4过滤除菌,滤腊孔径0.22μ,加入灭菌薄膜过滤器内加压过滤。
2.5按生物制品分装规程分装,每支2ml。
3.特异性转移因子检测、检定
按生物制品检定规程有关规定进行无菌试验、热原质试验、安全试验、过敏试验、异常毒性试验、活力测定及化学测定(PH、紫外吸收度、多肽含量、核糖含量、蛋白质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67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