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手机辐射危害的功能食品无效
申请号: | 01107057.9 | 申请日: | 2001-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6562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8-28 |
发明(设计)人: | 糜漫天;朱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糜漫天;朱俊东 |
主分类号: | A23J3/04 | 分类号: | A23J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38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辐射 危害 功能 食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防辐射危害的功能食品,其不仅能防护微波辐射和电离辐射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而且特别适用于防护手机辐射危害。
移动电话(手机)被认为是二十世纪十大通信科学技术之一,它是建立在微波通信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现代通信工具,因此使用手机时人体不可避免会受到手机发出的微波辐射,尤其是耳朵周围,由于靠近手机天线受到辐射更为明显。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微波辐射可引起作业人员多种不良感觉,主要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包括失眠、嗜睡、记忆力下降,头痛、乏力、心慌以及情绪障碍等,有学者把这一系列症状称为“微波病”。实验发现受微波照射大鼠,脑内神经递质变化明显,尤以脑内5-羟色胺升高显著。移动电话在1mW/cm2的场强范围内如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浦京遂等研究了5mW/cm2微波辐照对鼠脑内电能量及脑组织酶的影响,结果显示,照射组左中央导和右中央导的脑电总能量、下丘脑和海马的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均有明显下降,提示微波照射可干扰脑细胞能量代谢、尤其是脑细胞能量主要来源的糖代谢,后者可能是微波辐射所引起一系列神经功能改变主要原因。据调查,部分手机使用者主有头晕头疼、记忆力减退、失眠、视力下降、耳部肿胀、脸部红斑等症状,很显然这些不适症状与手机微波辐射所致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有关,这与实验研究发现神经细胞对微波辐射较敏感,含水丰富的组织吸收微波也较多等结果是一致的。尽管上述不适症状不是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健康问题,但采取相应措施尽可能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仍是必要的。经查新,中国发明专利CN1150540,名称为“预防辐射和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公开了一种预防辐射和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它由茶多酚、食用糊精、白砂糖和无水柠檬酸组成。但其并未涉及对手机辐射的防护,而且作用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护手机辐射危害的功能食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手机辐射危害的功能食品,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配比关系的组份(重量份):核酸和/或核苷类化合物150-1000份,卵磷脂300-1000份,牛磺酸200-800份,锌5-20份。
上述各组份的优选范围为(重量份):核酸或/或核苷类化合物200-720份,卵磷脂400-800份,牛磺酸300-600份,锌8-18份。
本功能食品含有配比关系如下的次要成份(重量份):植物多糖100-500份,抗氧化物质120-680份。其优选范围为(重量份):植物多糖200-400份,抗氧化物质225-460份。上述植物多糖为枸杞多糖、灵芝多糖、芸芝多糖、银杏多糖,所述抗氧化物质为茶多酚、黄酮和异黄酮类。
此外,还可加入微量维生素B6、维生素B12、适量维生素C和包含有酸枣仁、灵芝、五味子提取物的辅助成份。
本发明以核酸和/或核苷类化合物(如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或胞苷三磷酸、5’-核苷酸)、卵磷脂、牛磺酸和锌为主要原料,辅以抗氧化植物活性化合物,如枸杞多糖、大豆异黄酮、茶多酚,再辅以多种能改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营养素VC、VB6、VB12,以及养心安神的中药提取物精治而成,既可做成胶囊,也可做成片剂(包括咀嚼片)或其它剂型。本发明对手机辐射、电离辐射等有明显防护作用。其药理作用如下:
1.针对脑功能的改善,选用核酸和/或核苷酸类化合物、卵磷脂、牛磺酸和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糜漫天;朱俊东,未经糜漫天;朱俊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