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竹纤维餐饮具及各类容器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7566.X | 申请日: | 2001-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30593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01 |
发明(设计)人: | 胡青春;何建昌;莫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惠州市昆山植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65/46 | 分类号: | B65D65/46;B27N5/02 |
代理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竹纤维 餐饮 各类 容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是竹纤维餐饮具及各类容器的制造方法,属餐饮具及各类容器的制造技术。
利用植物纤维生产一次性餐饮具,因其原料来源广、成品价格低廉、生产过程无污染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一般都以麦杆、稻杆、稻壳、玉米秸杆、蔗渣等再生性植物纤维为生产原料。这些原料作为农作物附产品,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需喷施农药和化肥等,原料本身就有一定的化学成份残留物,加工成餐具时难于清除有害物质。此外,目前面市的产品颜色多为黄褐色,视觉效果较差;有的产品硬度不够,易出现破裂穿孔的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和解决现有利用植物纤维产品生产一次性餐饮具时,其农作物副产品原料本身存在一定的化学成份和农药残留物等有害物质难于清除以及颜色差、视觉效果差、并易破裂等的缺点和问题,研究发明一种生长时不用施化肥、农药等的竹子的纤维来制造餐饮具及各类容器的方法,以便其来源更广泛、制作成本更低廉,生产一种能在自然条件下能自然降解,对人类工作生活环境无污染、亦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不易变形破裂的竹纤维餐饮具及各类容器。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竹纤维餐饮具及各类容器的制造工艺流程方框图如图1所示,其制造工艺方法步骤如下(下述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1)本发明采用竹纤维粉料作为原料来生产餐饮具及各类容器,首先把来源广泛的竹纤维粗粉料粉碎成40~100目的细粉料;(2)配料:称65~90%的经粉碎的细竹粉料,并加进5~33%氨基树脂、0.1~0.5%氯化铵的固化剂,0.5~2%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钙的脱模剂、0.5~2.5%的钛白粉、滑石粉等着色剂配料到带搅拌桨的容器中进行搅拌、使它们充分混合均匀;(3)把混合均匀的物料倒进加热到100~150℃的餐饮具或各类容器模腔中,在2~8kg/mm2的压力作用下进行预压、定型,即可成型所需产品模腔形状的制品;(4)脱模后,通过表面上着色、检验、包装,就制造生产成本竹纤维餐饮具及各类容器产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效果:(1)竹纤维粉料来源广泛,目前竹制品的废料较多,将其加工成粉料较易,这样即可避免废料处理时的焚烧或废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2)竹子在生长中无需喷施农药和化肥,故在加工过程中无需考虑清洁有害物质工序,因而可降低生产成本;其成品颜色为淡黄色,消费者易接受;(3)竹苗每年生产一次,每年也必须砍伐一次,否则会影响新竹苗来年的产量,因而资源取之不尽;(4)竹纤维餐饮具能在自然条件下自然降解、对人类环境无污染;(5)竹纤维餐饮及各类容器具有较好的强度性能,不易受压变形破裂。
下面对说明书附图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是本竹纤维餐饮具及各类容器的制造方法工艺流程框图。
本发明的实施方法较为简单,只要按上面说明书所述的工艺方法步骤逐步操作,便能较好地实施本发明。发明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实验出很多成功的实施例,下面列举三个实施例列表表示于表1。
表1:(表中百分数均为重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惠州市昆山植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惠州市昆山植物纤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7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