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腹夹层板内置模板及采用内置模板制作空腹夹层板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08494.4 | 申请日: | 2001-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87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克俭;刘志成;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共创建筑结构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6 | 分类号: | B28B1/16;B28B1/48;B32B13/1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腹 夹层 内置 模板 采用 制作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腹夹层板内置模板及采用内置模板制作空腹夹层板的方法,属于浇注钢筋砼空腹夹层板技术领域。
目前,由于空腹夹层板存在着自重低、节约材料等优点,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现有技术中,在制作空腹夹层板时,一般都要将制作空腹夹层板用的内腔模板进行脱模,因而大多采用二次浇注的工艺,这不仅费时费工,而且还不能进行现浇,只能预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提出了采用空心薄壁筒模板埋置于空腹夹层板的钢筋骨架中,然后将其连同钢筋骨架一次浇注成型,使其空心薄壁筒模板成为空腹夹层板的内腔,这种技术方案,虽然具有施工简单和能够进行现场浇注施工的优点,但是在浇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空心薄壁筒模板的强度较低,一旦空心薄壁筒模板的表面出现破裂或孔洞,则混凝土就很容易填满空心薄壁筒模板的内腔,从而失去了制作空腹夹层板的意义。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都要求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作空心薄壁筒模板,但这又产生了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的空腹夹层板内置模板及采用内置模板制作空腹夹层板的方法。
本发明的空腹夹层板内置模板的制作方法是这样实现的:该内置模板采用发泡型聚苯乙烯塑料材料或氯氧镁材料或珍珠岩材料制作,并且将该内置模板制作为实心模板;内置模板的截面形状可制作为实心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弧形、或以圆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实心的截面形状。
本发明的采用内置模板制作空腹夹层板的方法是这样的:在浇注空腹夹层板前,先在其钢筋骨架中固定上实心的内置模板,然后将钢筋骨架连同实心的内置模板一起一次浇注成型,使其实心的内置模板成为空腹夹层板的空腹内腔即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不需脱模、施工工期短的优点,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即使在实心内置模板上出现裂纹或孔洞,混凝土也只能将该裂纹或孔洞填满而不会影响空腹夹层板的内腔。因此,对实心内置模板的材料和制作工艺都要求不高,即使在实心内置模板上出现了裂纹或孔洞,其实心内置模板也可正常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成品率和降低了制作成本。
附图1为本发明施工时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实心内置模板截面形状为正方形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实心内置模板截面形状为长方形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实心内置模板截面形状为圆形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实心内置模板截面形状为椭圆形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实心内置模板截面形状为圆弧线和直线所组成的截面形状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发泡型聚苯乙烯塑料或氯氧镁材料或珍珠岩材料按蒸挤压成型的常规工艺制作成实心的内置模板(1),该实心内置模板(1)的截面形状可制作成实心的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弧形、或以圆弧线和直线组成的实心截面形状,在浇注空腹夹层板前,先将实心内置模板(1)按一定间距固定在其下肋钢筋(2)上,然后再布置空腹夹层板的上肋钢筋(3),之后将钢筋骨架连同实心内置模板一起一次浇注成型,使其实心内置模板(1)成为空腹夹层板(4)的空腹内腔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共创建筑结构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共创建筑结构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