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白蚁防治剂及其用途无效
申请号: | 01108674.2 | 申请日: | 2001-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谭速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N53/08 | 分类号: | A01N53/08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江晓萍 |
地址: | 610016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白蚁 防治 及其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白蚁防治剂及其用途。特别涉及的是一种以拟除虫菊酯为主要杀虫成分的白蚁防治剂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世界性大害虫,可危害堤坝、建筑、林作物、交通、通讯设施、及各种室内用品等,在我国分布和危害遍及25个省、市和自治区,长江以南地区尤为严重,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和财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进行白蚁防治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作。
目前化学防治仍是进行白蚁防治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进行白蚁的化学防治,防治药剂是关健。迄至目前,原普遍使用的王牌有机氯白蚁防治剂已在许多国家禁用。2000年我国政府已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最有市场潜力取代有机氯的有机磷白蚁防治剂也因急性毒性较高,可能很快被禁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对人畜和环境安全、在土壤中固定效果好,持效期长、防治效果好的白蚁防治剂。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提供白蚁防治剂的用途。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
本发明白蚁防治剂白蚁防治剂,按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
氯菊酯 0.28~0.6
溴氰菊酯 0.001~0.01
增效剂 1.3~2.6
溶剂 适量。
溶剂可采用水或丙酮等。
上述的增效剂为增效醚或八氯二丙醚。
上述的防治剂中按重量份还包括6.8~8.4的乳化剂。上述的乳化剂为王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结构式为C9或山梨糖醇酐单油酸酯(吐温-80),结构式为C6H8O(OH)3OCO(CH2)7CH:CH(CH2)7CH3
本发明白蚁防治剂用于白蚁预防的地基处理或用于砖混、钢混结构建筑物地上部分、古建筑白蚁危害、卫生害虫和竹、木蛀虫的防治处理,进行白蚁防治的地基处理时,根据白蚁预防处理规范,采用常规的喷洒法进行土壤处理,使用药剂浓度(以氯菊酯有效含量为准)200~2000mg/L,施药量2~5L/m2。对一般砖混、钢混结构建筑物土上部分的处理,门窗框采用浇淋处理,药剂使用浓度200~2000mg/L,用量0.1~1kg/m2。门窗框木构件采用涂刷、喷淋或浸泡处理,使用浓度200~2000mg/L,用量1.5~2L/樘。涂刷和喷淋在水分稍干后,至少重复用药1~2次,以便药剂更好地渗入木材内部。
氯菊酯,化学名称为3-苯氧基-苄基(1RS,3RS;1RS,3RS)-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分子式C21H20Cl2O3。氯菊酯在土壤中能被土壤团粒及有机质所强烈吸附,不易自应用点流失。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和动物无明显影响。溴氰菊酯化学名称为(S)-α-氰基苯氧基苄基(1R,3R)-3-(2,2-二溴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羧酸酯,分子式C22H19Br2ON3。溴氰菊酯能被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和无机粒子强烈吸附,在土壤中不易移动。对土壤微生物无明显影响。本发明以对人畜相对安全的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为白蚁防治剂的主要杀虫成分,通过添加八氯二丙醚、增效醚等增效剂极大提高了防治剂对白蚁的杀灭效果。该剂通过乳化剂TX-10乳化制成水基型白蚁防治剂,不仅药剂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比有机溶剂型配方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1)在土壤里固定性好,对环境友好,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因此可以用于土壤的白蚁预防处理;(2)在木材和微碱性的建筑材料上稳定,具有较长的持效期,可以用于白蚁的灭治和预防处理;(3)对白蚁杀灭效果好,可以替代以前使用的白蚁防治药剂。
本发明的药剂制作过程,是先称取一定重量的氯菊酯和溴氰菊酯,加入一定比例的增效醚或八氯二丙醚,然后加入适量乳化剂进行搅拌,待各成分充分混匀后,徐徐加入自来水,边加入边搅拌,直至所有固体成分均匀溶解于水中,制剂溶液呈无色透明状。整个制作过程无需加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未经成都市白蚁防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086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身随机特征的非织造布
- 下一篇:用直流加热的岩石热解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