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与烯烃液相烷基化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0139.3 | 申请日: | 200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韩明汉;王金福;金涌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15/02 | 分类号: | C07C15/02;C07C2/5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廖元秋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烯烃 烷基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固体酸催化烷基化的方法。
苯与烯烃烷基化制取烷基苯的工艺根据所采用的催化剂不同而不同,这些工艺是:采用固体磷酸、氢氟酸或三氯化铝催化剂的传统工艺和采用固体酸催化剂的新工艺。传统工艺很成熟,但存在设备腐蚀、环境污染和工艺流程长等缺点;固体酸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的不足,但催化剂容易失活、单程寿命短,原料中的杂质对催化剂单程寿命影响较大,催化剂需要反复再生。对于直链烷基苯的制备,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液体酸催化方法,采用固体酸工艺只有UOP公司DETAL工艺的二套装置。UOP公司和Petresa公司开发的Detal工艺是采用硅铝/镁催化剂苯与C2~C20单烯烃在固定床中进行液相烷基化反应过程,进料苯烯比为30∶1~1∶1,反应温度为150~300℃,压力为1~5Mpa,空速为0.5~10hr-1,催化剂的表面积大于100m2/g,孔直径小于500nm。转化率为90~100%,直链烷基苯的选择性80~95%,2-烷基苯含量小于30%。催化剂由化学试剂洗涤再生。Detal工艺的流程是:原料烯烃和苯进入装有沸石催化剂的多段烷基化反应器,烯烃分段进料。反应后的流出物单烷基苯、剩余的过量苯、不参与反应的组分和副产物直接进入精馏系统,回收的过量苯和不参与反应的烷烃被循环利用。失活的催化剂由苯洗涤再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的苯与烯烃液相烷基化方法,具有无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工艺流程短,节省投资和能耗等优点。对于苯与长链烯烃的烷基化反应,产物中的2-烷基苯含量高,该产物制得的洗涤剂容易生物降解。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苯与烯烃液相烷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个步骤:
1)以苯与烯烃为原料,混合后输入装有沸石催化剂的反应器中进行烷基化反应;苯与烯烃的摩尔比为2~30;反应温度为80~250℃,最好为100~220℃。反应压力为0.3~10Mpa,最好为0.5~5Mpa;进料的总液时空速为0.25~50hr-1,最好为0.5~30hr-1;
2)烷基化反应后的部分流出物料作为反应原料返回反应器,其余部分进入脱苯塔分离过量的苯;返回到反应器的物料与进入脱苯塔的物料重量比为0~30;
3)由脱苯塔塔顶分离出的苯经冷凝器冷凝后返回反应器,用作烷基化反应原料或用作催化剂再生液;由脱苯塔塔底流出的含有未反应的轻组分、烷基苯和重组分的物料进分离回收系统,分别得到轻组分、目的产物烷基苯和重组分;
上述步骤1中,当烯烃转化率小于90%时,催化剂活性下降,对催化剂进行再生;该再生方法是停止进反应原料中的烯烃,继续进苯,采用热苯洗涤再生催化剂;再生温度为200~350℃,最好为230~300℃;压力为2.0~8.0兆帕,最好4.0~5.5兆帕;再生原料的总液时空速为0.2~5hr-1,最好为0.5~2.0hr-1;再生时间8~36小时,最好12~24小时。
本发明所用的沸石催化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含有不同沸石,如H-Moderite沸石、ZSM-20沸石、β沸石的烷基化催化剂。它们的组成为:70~90重%的上述沸石;0.1~5重%的氟或磷以及余量的γ-Al2O3。
本发明所采用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沸石与粘合剂混合,再加入含氟或磷的水溶液,如氢氟酸、磷酸等进行混捏、成型,如需要可加入适量胶溶剂和/或助挤剂,干燥后经450~550℃焙烧即得催化剂成品。
本发明提供的液相烷基化工艺适用于苯的各类烷基化反应,特别适用于以长链烯为烷基化剂的烷基化反应,该工艺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沸石催化剂,无设备腐蚀和环境污染;
2、无催化剂的分离和中和工序,工艺流程短;
3、对于苯与长链烯烃的烷基化反应,产物中的2-烷基苯含量大于45%,较采用氢氟酸工艺、三氯化铝工艺或Detal工艺产物中的2-烷基苯含量高,2-烷基苯含量高的产物制得的洗涤剂容易生物降解;
4、循环反应系统可降低整个反应体系的苯/烯摩尔比,从而减小了反应系统及苯回收塔的运转负荷,节省了投资和能耗。
下面介绍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6采用的反应器和操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01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五味子暖茶
- 下一篇:割取万寿果乳液提取纯天然植物蛋白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