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1110944.0 | 申请日: | 2001-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14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26 |
发明(设计)人: | 小菅明朗;佐藤真澄;石桥均;吉永洋;岩崎有贵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理光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G03G21/10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图像 形成 装置 | ||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形成静电潜像的像载置体以及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墨像成为可视像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墨粉补给机构,该机构将空气供给添加有添加剂的粉体状墨粉,将上述墨粉补给显影装置,同时,在上述像载置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形成静电潜像的像载置体、使该静电潜像显影为墨像成为可视像的显影装置、将上述形成在各像载置体上的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转印机构、除去转印墨像后残存在像载置体表面的转印残留墨粉的清洁装置、使得由上述清洁装置除去的转印残留墨粉返回显影装置的墨粉返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像载置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3.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设有像载置体、使该像载置体带电的带电机构、对像载置体的带电面进行曝光在像载置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机构、使上述静电潜像显影为墨像成为可视像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对上述带电机构施加将交流电压叠合在直流电压上的电压,通过该带电机构使像载置体带电,显影装置使用添加有等于或大于1%重量的添加剂的墨粉使静电潜像成为可视像,同时,上述像载置体的表面形成保护层。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带电机构是非接触型带电机构,其配置为离开上述像载置体的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墨粉补给机构,其将空气供给上述添加有等于或大于1%重量的添加剂的墨粉,将该墨粉补给上述显影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除去转印墨像后残存在像载置体表面的转印残留墨粉的清洁装置以及使得由上述清洁装置除去的转印残留墨粉返回显影装置的墨粉返送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墨粉补给机构设有墨粉收纳容器,在其内部收纳墨粉,将空气供给内部,使得内部墨粉排出到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墨粉补给机构设有将从上述墨粉收纳容器排出的墨粉送入显影装置的墨粉移送泵。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保护层包括粘接树脂以及分散在该粘接树脂中的微粒。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像载置体由叠层型有机感光体构成,其是在电荷产生层上形成电荷输送层,上述保护层形成在上述电荷输送层的表面,且由在粘接树脂中含有电荷输送物质及微粒的物质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个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设有若干沿转印材运送方向配列的像载置体、在各像载置体上分别形成互相颜色各异墨像的显影装置、将上述形成在各像载置体上的墨像转印在转印材上的转印机构、用于除去转印墨像后残存在各像载置体表面的转印残留墨粉的清洁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理光,未经株式会社理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094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