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1507.6 | 申请日: | 2001-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10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8-29 |
发明(设计)人: | 宗纪鸿;谢延龙;梁新虎;徐明;吕合军;许云勇;张相兵;薛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石油勘探局舒普凡化纤厂 |
主分类号: | D01F1/10 | 分类号: | D01F1/10;D01F6/06;D01D5/08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外 丙纶 长丝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生产方法。
目前,国内生产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的方法大概有:一是采用纺前加入母粒,即采用远红外母粒与聚丙烯的切片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加入干燥系统直接纺丝生产的,这种方法,生产能力低,产品会出现纤维不匀,袜带的色泽差别大,一等品率低,生产成本高;同时,存在组件使用周期短,消耗高,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缺点。二是采用切片直接纺丝,即在切片直接纺丝中又包括a、纺丝级聚丙烯切片与远红外陶瓷粉直接混合制成远红外纺丝切片,和b、纺丝级聚丙烯切片制成母粒与纺丝切片混合制成远红外纺丝切片,采用此技术,生产成本高,利润小,经济效益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的生产方法,采用全造粒方法纺丝,选择高发射率可纺性好的远红外母粒,通过造粒工艺调整,制造远红外高速纺专用料,提高了切片可纺性;远红外高速纺要求功能陶瓷粉粒直径0.7-1.2um,具有较好可纺性,并且与过滤材料精度相匹配,预过滤器、纺丝组件使用周期长、降低消耗;通过聚丙烯切片改性,纺丝速度,侧吹风、卷绕成型等工艺调整,使远红外丙纶POY具有稳定结构,消除了POY抱筒、丝饼外凸、塌陷等成型不良现象,POY满筒率提高到80%;POY易于加工,DTY的质量稳定,一等品率达到93%;纺远红外细旦丙纶长丝时,熔体对温度敏感性强,通过严格控制纺丝温度、侧吹风风温,在2600-2800m/min的速度和合适的组件结构以及适宜的成型工艺条件下,获得合格产品,且成功地进行了工业化生产,达到年产400吨的产量。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工艺流程为:全造粒(塑料级T30S+远红外母粒混合→喂料螺杆→加入改性助剂→螺杆挤压熔融→铸带→水冷却→风冷干燥→切粒→混批→振动筛选→打包)→POY(切片干燥→螺杆挤压熔融→熔体预过滤→纺丝→冷却→上油→卷绕)→DTY(第一罗拉牵伸假捻→第二罗拉牵伸假捻→加热定型→第三罗拉牵伸假捻→卷绕成型→取样→物检→外观检测→分级包装→成品入库)。工艺参数为:全造粒工艺参数,双螺杆挤压机各区温度:165-200-250-250-250-240-220-220℃;螺杆压力:2-4MPa;助剂流量:130-132ml/h;喂料量:10rpm;螺杆转速:700rpm;切料速度:800rpm;原料:T30S聚丙烯;远红外母粒:陶瓷微粉粒径0.7-1.2um。POY工艺条件:干燥温度:90-110℃;熔体温度268℃;螺杆温度:260-280℃;联苯温度:270℃;螺杆压力:85bar;计量泵转速:12.26r/min;侧吹风风速:0.3m/s;计量泵规格:3.0cc/rev;风温:18℃;油剂:TFP-40;油浓12%;湿度:60%;导丝辊1速度:2650m/min;卷绕角:5.6°;导丝辊2速度:2640m/min;卷绕速度:2800-3200m/min;落筒时间:480min;喷丝板规格:PRB-85×48×0.25/0.5、PRB-85×72×0.25/0.5。DTY工艺参数:加工速度:400-500m/min;牵伸倍数DR1.4-1.7;D/Y:1.5-1.7(国产陶瓷盘1-7-1);温度:第一热箱T1:140-160℃;第二热箱T2:110-13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石油勘探局舒普凡化纤厂,未经中原石油勘探局舒普凡化纤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15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禽用浓缩颗粒饲料及其加工方法
- 下一篇:纳米超微粉及空心微珠分选分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