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铁泥生产氧化铁红的工艺及设备无效
申请号: | 01112521.7 | 申请日: | 2001-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12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利军 |
主分类号: | C09C1/24 | 分类号: | C09C1/24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叶学军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铁泥 生产 氧化铁红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工领域,特别是一种用铁泥生产氧化铁红颜料的工艺及设备。
工业上氧化铁红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焙烧法,另一类为酸溶氧化法,我国常用的方法是酸溶氧化法,即以低碳废铁为原料,通过硫酸酸化而制得,如中国专利“湿法制造氧化铁红的工艺及设备”(CN1143049A),公开了一种以铁泥为原料的湿法工艺及设备;中国专利“新型氧化铁红生产方法”(CN1084826A)公开了一种焙烧法氧化铁红的生产方法,该方法以铁泥为原料,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产品纯度高,但是该方法的不足是不能连续生产,酸的消耗较高,焙烧后的尾气排放出大量SO2气体,造成环境二次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技术之不足的用铁泥生产氧化铁红的工艺;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现上述工艺的一种设备。
本发明按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用铁泥生产氧化铁红的工艺,主要以铁泥和硫酸为原料,工艺过程包括合成、焙烧、粉碎、水洗、干燥,其特征在于上述合成过程加入适量氧化剂,铁泥与硫酸的重量配比是1∶0.8-1.3,上述焙烧为连续焙烧,并回收焙烧后的尾气;
一种用铁泥生产氧化铁红的设备,包括一卧式焙烧滚筒,滚筒的一端通过机械密封接一螺旋送料装置,并引出一排气管,排气管接到装有吸收液的容器之内,螺旋送料装置上有可在密闭状态下下料的进料斗;滚筒的另一端也通过机械密封接有放料管和密封下料仓,滚筒内有螺旋板,外有高温加热装置,底部有滚动驱动装置;
上述进料斗和下料仓的内部有两个料仓,上料仓的顶部和底部有活动插板;
滚筒外的高温加热装置可以是电加热、燃油、燃气加热,也可以是燃煤加热;
吸收液是稀硫酸和碱液。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连续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GB1863-89),尾气进行了回收,没有二次污染,降低了酸耗,生产成本按现价只有300元左右。
实施例:图1是本发明一种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工艺和设备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铁泥和浓度约70%(W)的硫酸按重量配比1∶0.8-1.3的比例混合,加入氧化剂(双氧水或高锰酸钾)适量,反应约1小时后,送入焙烧炉内,焙烧炉的结构如图1所示,焙烧滚筒较长,内有螺旋,温度由低渐高,最终达到1000℃,经焙烧后的原料再经粉碎、水洗烘干后即为成品氧化铁红,焙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水蒸汽等通过排气管(2)进入盛有吸收液(稀硫酸)的容器(1)内吸收,吸收不完全的气体进入装有碱液的容器(18)继续吸收;焙烧炉从进口至出口略有倾斜,斜度5-10°,进料斗(5)和下料仓(15)结构相似,其上有两道插板(6)、(7),上、下插板不可同时开启,以保证密封,焙烧滚筒(12)两端均设有机械密封(8)、(13),以保证滚筒旋转过程中气体不泄漏,进料采用螺旋输送器(3)、(4),螺旋输送器外管上引出一条排气管(2),通入一盛有吸收液的容器(1),出料管(14)内不设螺旋,焙烧滚筒(12)内有螺旋(10),用于使物料顺利运行,在本例中焙烧升温采用电加热,即在滚筒壁上有加热壁(11),滚筒外侧有齿轮(9),齿轮(9)下有电机、减速机(17)带动,其下有底座(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利军,未经刘利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2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