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含磷废液制取饲料级磷酸三钙无效
申请号: | 01112791.0 | 申请日: | 200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384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单光渝;冯德永;张琦玮;耿秀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单光渝;张琦玮;冯德永 |
主分类号: | C01B25/32 | 分类号: | C01B25/32;A6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3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废液 制取 饲料 磷酸 | ||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饲料级磷酸三钙的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利用医药、农药和染料等化学工业中,以三氯化磷(PCl3)为原料制造某些化工产品时所排放出的含亚磷酸为主的含磷废液(以下简称含磷废液),制取饲料级磷酸三钙。采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以后,不再产出目前需要堆存或深埋处理的有毒固态废渣,从而避免废渣所造成的二次污染,故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发明包括将含亚磷酸为主的含磷废液用石灰乳中和,首先制得以亚磷酸钙结晶为主的料浆。由于生成的亚磷酸钙结晶很细,料浆经液固分离获得湿含量一般大于50%(重量)的滤饼,滤饼经自然风干或予干燥至含水<30%,并粗碎至粒度≤20mm后,再加入以固体或液体或气体燃料为热源的煅烧炉内,采用逆流换热的方式,于800~1000℃的高温下,将亚磷酸钙转变为磷酸三钙,同时将滤饼中全部的有机化合物燃烧生成CO2和水蒸汽。亚磷酸钙转变为磷酸三钙是一个自氧化还原反应,理论上会有25%的磷元素呈磷化氢(PH3)形态逸出。但在高温和氧化气氛中磷化氢(PH3)会立即氧化生成五氧化二磷(P2O5)气体,在有钙盐存在时,可以被吸收生成磷酸钙。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列反应方程式描述:
从煅烧炉卸出的高温磷酸三钙半成品,经空气冷却,磨细至所要求的粒级后即为饲料级磷酸三钙成品。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得的磷酸三钙含磷16%~18%(重量),仅含微量的氟、砷、铅、镉等有害元素,品质优异。
从煅烧炉排出的烟气中含有粉尘和少量P2O5,P2O5会吸收烟气中的水份形式粒径极细的磷酸酸雾。故烟气宜采用湿法洗涤工艺进行净化达标后方可排放。循环吸收液可定期从洗涤系统中取出,用作配制石灰乳或送至中和系统,回收其中的P2O5,故磷酸三钙的生产装置可实现零排放。
采用本发明的工艺制造磷酸三钙的流程框图如图1所示。
加热至60℃左右的水(1),与块状生石灰或生石灰粉(2)经计量后按预定的配比加入石灰乳配制槽(3)中,配制成石灰乳(4)。再把石灰乳缓慢地加入预先盛有含亚磷酸为主的含磷废液(5)的中和槽(6)中,使之中和生成亚磷酸钙结晶,直至中和槽内料浆的pH值达到≥10,并继续搅拌10分钟左右,即可结束中和过程。所制得的亚磷酸钙料浆(7),经液固分离(9),产出滤液(8)送往工厂原有的生物降解或树脂交换系统。由于亚磷酸钙结晶的粒度极细,液固分离所得的亚磷酸钙滤饼(10)一般含水≥50%,需经自然风干或预干燥(11)并粗碎至粒度≤20mm再加入煅烧炉(12),煅烧温度为800~1000℃,煅烧所用燃料(13)的品种,主要取决于经济因素。从炉内卸出的高温磷酸三钙的半成品(14),在冷却器(18)中用空气(17)进行冷却,再经粉碎(19)即为磷酸三钙(20)最终产品。冷却半成品的空气被加热后作为煅烧炉的二次空气(16)。能相应地节省燃料。从煅烧炉(12)排出的烟气(15),含有粉尘和磷酸酸雾,采用湿法洗涤系统(21)净化后排放入大气。加入烟气洗涤系统中的洗涤水(2),经多次循环洗涤达到一定浓度后排出(23),送以配制石灰乳或送入中和槽(6),从而使磷酸三钙生产装置实现零排放。
实例:
将江苏省某农药厂乙草胺生产装置所排出含亚磷酸10~15%的废液,采用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制得的饲料级磷酸三钙的组成为
含 P 18.80%
Ca 34.18%
F <0.01%
As 0.00006%
Pb <0.000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单光渝;张琦玮;冯德永,未经单光渝;张琦玮;冯德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27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乙型肝炎的中药
- 下一篇:常闭阀式动力转向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