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产全棉针织纳米抗菌T恤衫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13610.3 申请日: 2001-05-11
公开(公告)号: CN1320404A 公开(公告)日: 2001-11-07
发明(设计)人: 戴明生;蒋惠珠 申请(专利权)人: 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41H42/00 分类号: A41H42/00
代理公司: 无锡市大为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曹祖良
地址: 214199***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生产 针织 纳米 抗菌 恤衫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制衣行业,具体地说是一种生产全棉针织纳米抗菌T恤衫的方法。

全棉针织T恤衫具有吸湿性好,穿着舒适、方便等优良的服用性能,适合各类消费者的穿着需要,是夏、秋季男女老少的主要服装。但全棉针织T恤衫既是外衣,又是内衣,贴身穿着,在穿着过程中,在T恤衫和皮肤、汗水之间形成了一个高湿和适宜温度的环境,为微生物的繁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霉菌和细菌极易繁殖。人体分泌的汗水中的糖类、脂肪酸、皮酯以及表皮屑等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物质而产生恶臭,严重影响穿着环境。微生物还会通过各种途径传播,纺织品是其重要的传播媒介。如果纺织品粘上各种致病菌就会导致各种疾病,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纺织品进行抗菌整理,使纺织品具有杀灭致病菌的功能,保护纺织品本身的使用价值,防止微生物通过纺织品传播,保护使用者免受微生物的侵害,阻止细菌在织物上不断繁殖而产生臭味,改善服用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纺织品的抗菌整理一般是采用织物后整理法,所采用的抗菌整理剂一般是有机抗菌剂,如季铵盐类抗菌整理剂。但有机抗菌整理的产品耐高温性、耐气候性差,抗菌效果、抗菌时间、抗菌广谱性及耐洗涤性等尚不够理想。

本发明的目的是寻求一种生产全棉针织纳米抗菌T恤衫的方法,以提高安全性、耐热性与耐气候性及抗菌效果,并延长抗菌时间。

其主要技术方案是a、成衣准备:选择光洁干净、无破损、无毛球的面料缝制成衣,并经预先缩水整理,以免在浸渍抗菌整理工作液时缩水变形,最好选用双丝光面料,以保证成品的光泽和手感,成衣的缝迹应清晰、整齐;

b、配制:配制抗菌整理工作液,将0.1~1.0%的含银离子的无机抗菌剂、1.0~5.0%的自交联涂料染色粘合剂、1.0~8.0%的有机硅柔软剂、余为去离子水相互混合,制成抗菌整理工作液,其单位为重量百分数;

c、浸渍:在室温下,在抗菌整理工作液中将准备好的成衣浸渍5~30分钟,浸渍时所用的抗菌整理工作液的成分为含银离子的无机抗菌剂0.1~1.0%,自交联涂料染色粘合剂1.0~5.0%,有机硅柔软剂1.0~8.0%,其余为去离子水,单位为重量百分数。要求成衣在浸渍时吸液均匀,浸渍温度一般可采用室温,在浸渍时应不断翻搅,以保证吸液均匀;

d、脱液:利用脱水机,使经过浸渍的成衣脱水至带液率为60%~100%,带液率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抗菌效果,也不能过高,否则也会影响成品的手感;脱液时可采用家用脱水机或工业脱水机;

在脱液后进行e、预烘:在低温下对经过脱液后的成衣进行预烘,至上述成衣的含水率为10~20%,预烘时,可采用热风烘干,预烘温度过高或预烘后的含水率过低会影响整烫效果、甚至抗菌的长效性;

在预烘后进行f、整烫:对经过预烘后的成衣熨烫平整,其目的是使成衣表面平整,一般可采用蒸汽熨烫,在熨烫时宜施加一定的压力,以确保熨烫平整。

然后进行g、高温焙烘:经脱液后的成衣在120~150℃的温度下,焙烘3~5分钟,以便使自交联粘合剂在一定温度下与棉纤维上的羟基起反应以及粘合剂自身之间起交联反应,保证浸有抗菌整理工作液的成衣有一定的耐洗涤性,在焙烘时,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会影响成衣的物理机械性能,温度过低或时间过短,会影响整理效果,焙烘设备可采用能恒温的高温焙烘箱。

在焙烘后可进行保湿处理,由于在焙烘后,成衣的含湿率很低,直接包装时会影响成衣的物理机械性能,应在大气中保湿一段时间再包装。

所用的含银离子的无机抗菌剂可采用中科院固体所泰兴纳米材料厂生产的新型抗菌杀菌剂HN-300,自交联涂料染色粘合剂可采用上海助剂厂生产的粘合剂PDA,柔软剂应为有机硅型。

本发明采用成衣浸渍法处理工艺,具有设备简单、工艺灵活等特点,适合于服装企业和小批量生产;所用的抗菌整理工作液为新型的含有一价和二价银离子的纳米级无机化合物,利用这种杀菌剂生产的抗菌T恤杉具有安全性高、耐热性和耐气候性好、光谱性佳、耐洗涤性好、抗菌时间长等特点。特别是纳米级无机抗菌整理剂由于具有高度的不饱和性,与所整理的织物结合牢固,耐洗涤性好,作用时间持久。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红豆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