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治疗癌症的中药无效
申请号: | 01113767.3 | 申请日: | 2001-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3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光新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癌症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中药。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癌症仍然是人类尚未攻克的一种顽疾,而癌症病灶的初发,由于症状不明显,常常被忽视,一旦发觉,往往已进入晚期,生命的延续已为时不多。不仅如此,癌症发病时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叫人难以耐受的疼痛。目前,常常用来止痛的是镇静剂,但镇静剂不能长期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中药,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杀灭癌细胞、抑制由于癌症引发的疼痛,减轻病人痛苦。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如下各组分构成治癌中药:
秋水仙、蒲葵、灵芝、长春花、喜树、三尖杉、鳄甲、半枝莲、龙葵、延胡索、斑蝥、白花蛇舌草、冬凌草、紫树、蚤休、魔芋。
上述各组分按如下含量进行配伍:秋水仙0.09-0.12克、蒲葵2-3克、灵芝8-9克、长春花0.6-0.9克、喜树2-3克、三尖杉2-3克、鳄甲2-3克、半枝莲9-12克、龙葵9-12克、延胡索9-12克、斑蝥0.09-0.1克、白花蛇舌草12-15克、冬凌草9-12克、紫树5-6克、蚤休5-6克、魔芋3-4克。
依照上述配方严格按国家中药炮制规范进行制备。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发明中药不仅能释放出多种溶酶体,使癌细胞溶解、液化而死,而且,因含大量的抗癌物质,改变癌基因的排列顺序,从而灭杀癌细胞。2、本发明可有效增强免疫功能。临床应用证明,服药3个月后,体内单克隆抗体含量显著增加。3、本发明通过中断肿瘤细胞的血氧供应,有效阻止肿瘤血管的生长。4、本发明具有很好的镇痛效果,可极大地减轻病人的痛苦。5、本发明对于因手术、放疗、化疗而受损的正常细胞有着很好的修复作用。能快速恢复机体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按如下含量进行配方:
秋水仙0.09克、蒲葵2克、灵芝8克、长春花0.6克、喜树2克、三尖杉2克、鳄甲2克、半枝莲9克、龙葵9克、延胡索9克、斑蝥0.09克、白花蛇舌草12克、冬凌草9克、紫树5克、蚤休5克、魔芋3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按如下含量进行配方:
秋水仙0.12克、蒲葵3克、灵芝9克、长春花0.9克、喜树3克、三尖杉3克、鳄甲3克、半枝莲12克、龙葵12克、延胡索12克、斑蝥0.1克、白花蛇舌草15克、冬凌草12克、紫树6克、蚤休6克、魔芋4克。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按如下含量进行配方:
秋水仙0.1克、蒲葵2克、灵芝9克、长春花0.8克、喜树3克、三尖杉2克、鳄甲3克、半枝莲11克、龙葵11克、延胡索11克、斑蝥0.09克、白花蛇舌草14克、冬凌草11克、紫树6克、蚤休5克、魔芋4克。
上述各实施例,严格按照中药炮制规范进行炮制,可制成可种剂型。
每日用量不超过20克。
经临床应用,本发明中药对于如下各类病症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包括: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肠癌、胃癌、鼻咽癌、胆道癌、食道癌、骨癌、淋巴癌、乳腺癌、血癌等各种癌症,可用于增强放疗、化疗的治疗效果,消痛、消积液。
经试验,本发明在对于因癌变濒临死亡的家兔施用三个月之后,家兔转危为安。而对于健康家兔用药,没有任何不良反应。
经长期临床应用,统计100例病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35例,年龄在27岁至60岁。治疗期最短为三个疗程(每个疗程为五周),最长为二十个疗程,总有效率达到74%,治愈率达到60%。具体治疗统计如下:
组别 例数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癌症 100 38 16 20 26 74%
肝癌 15 4 3 2 6
肺癌 13 5 2 3 3
胃癌 16 5 1 3 7
乳腺癌 11 4 3 2 2
鼻咽癌 9 5 2 1 1
食道癌 13 4 1 3 5
皮肤癌 8 3 1 4
血癌 5 3 1 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光新,未经张光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