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外层同时强化的颗粒增强铝基功能梯度复合管及制备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3849.1 | 申请日: | 2001-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秦孝华;韩维新;范存淦;戎利建;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2D13/02 | 分类号: | B22D13/02;B22D25/0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许宗富,周秀梅 |
地址: | 11001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层 同时 强化 颗粒 增强 功能 梯度 复合管 制备 | ||
1.一种内外层同时强化的颗粒增强铝基功能梯度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是由颗粒富集层和颗粒贫集层所组成的梯度结构,其中:所述颗粒贫集层分布在中间区,颗粒富集层分布在内外表面。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内外层同时强化的颗粒增强铝基功能梯度复合管的制备法,其特征在于:是采用非真空感应炉,水平式离心铸造机,步骤如下:
1)在非真空感应炉中将铝合金基体和密度大于基体铝合金的颗粒,采用复合铸造法制备成浆体,温度控制在933~1003K范围,并使浆体处于半固态,即颗粒与基体铝合金已经润湿且有良好的接触界面;
2)将准备好的所述浆体在非真空感应炉中加热,小功率慢速升温,加热速度为4~8K/分钟,在升温的同时对浆体进行机械搅拌,使颗粒在浆体中均匀分布,当温度上升至1073~1100K时,保持所述温度,等待浇铸;
3)将浇道预热至873~1073K;
4)启动离心铸造机,铸模预热至663~683K,根据管径及管壁厚度确定铸机转速;
5)在带电的情况下,直接将步骤2制备好的浆体浇入铸机,制得内、外层同时强化的密度大于基体铝合金的颗粒增强功能梯度复合管。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内外层同时强化的颗粒增强铝基功能梯度复合管的制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铝合金为铸造铝合金或变形铝合金。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内外层同时强化的颗粒增强铝基功能梯度复合管的制备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度大于基体铝合金的颗粒为SiC、Al2O3或ZrO2,直径为3.5μm~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38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