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水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4154.9 | 申请日: | 2001-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27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振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振炎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17/04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1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皮肤 瘙痒 外用 药水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及生产方法,尤其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水及外用药水的生产方法。
皮肤瘙痒症已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尤其在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皮肤瘙痒症患者皮肤无任何丘疹,肤色正常,可发病时却瘙痒难忍,患者苦不堪言。目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药物分为中西药两种,西药一般均采用含有人工激素的外擦药或内服药,虽然药效显效迅速,但是复发率高,特别是外擦用药部位容易发生色素沉淀、毛细血管扩张以及皮肤角质层增厚等现象;而迄今为止,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中药却只有内服药物,如专利号为94118751.3,名称“为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中药制剂”的专利说明书中便公开了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的内服中药,此种内服中药制剂是用地肤子、苍耳子、红花、川芎、白英五味药相加制成,供患者口服,用以治疗皮肤瘙痒症等皮肤病,服用中药治疗皮肤病虽然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但是其最大的缺点便是显效慢,特别是对皮肤瘙痒这样急症患者来说,难解“燃眉之急”,并且某些患者还难以适应中药的药味。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效迅速、疗效确切、无毒、无副作用的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水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水,含有以下组分:当归、苦楝子、丁香、艾叶、莱芙子、白矾、蜈蚣、醋。
所述的组分的含量配比(重量)为:
当归 1
苦楝子 1
丁香 1
艾叶 1
莱芙子 1
白矾 1
醋 50
蜈蚣 1(2条)
一种治疗皮肤瘙痒症的外用药水的生产方法,含有以下步骤:
a.将定量的当归、苦楝子、丁香、艾叶、莱芙子、白矾、蜈蚣烘干、粉碎;
b.加入定量的食醋,摇匀并加热;
c.冷却、密封放置;
d.过滤。
所述的加热为将其加热至85—95℃,持续加热5秒。
所述的密封放置可密封放置10天。
本发明的主要功效是养血润燥、驱风止痒,同现有技术相比,克服了现有的药物所存在的易复发、副作用大或显效慢的缺点,将本发明的药水涂于患处,30秒后即开始显效,可迅速解除患者皮肤瘙痒的痛苦,对皮肤无任何副作用,并且疗效确切,对于血虚型的皮肤瘙痒症治愈率可达95%以上,对于干性的脚气等皮肤病也有疗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取当归10克、苦楝子10克、丁香10克、艾叶10克、莱芙子10克、白矾10克、蜈蚣2条,将当归、苦楝子、丁香、艾叶、莱芙子、白矾、蜈蚣烘干、粉碎成面状;加入500克的食醋,摇匀并将其加热至85℃,持续加热5秒,加热后将其冷却,密封放置10天,过滤去除药渣,药水待用。
实施例2:取当归100克、苦楝子100克、丁香100克、艾叶100克、莱芙子100克、白矾100克、蜈蚣20条,将当归、苦楝子、丁香、艾叶、莱芙子、白矾、蜈蚣烘干、粉碎成面状;加入5000克的食醋,摇匀并将其加热至95℃,持续加热5秒,加热后将其冷却,密封放置10天,过滤去除药渣,药水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振炎,未经高振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1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