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缩湿法磷酸和其他无机酸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4262.6 | 申请日: | 2001-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90779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包传平;徐旺生;陈古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化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01B25/234 | 分类号: | C01B25/234;B01D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浓缩 湿法 磷酸 其他 无机酸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化工类,是一种采用减压(或常压)蒸发浓缩湿法磷酸的一种方法。
通常含28-32%P2O5的湿法磷酸须浓缩至50-53%P2O5的商品级磷酸。目前湿法磷酸的浓缩主要采用蒸汽加热的蒸发器、鼓泡式浓缩器、浸没燃烧蒸发器以及外加热循环真空蒸发器。这些装置都存在能耗高、环境污染、设备腐蚀和结垢严重的问题。
本工艺采用减压蒸发和水蒸气蒸馏原理。蒸发塔内装有煤油(含有不同烃类混合物)或二甲苯。煤油或二甲苯与磷酸具有互不相溶性。煤油或二甲苯作为载热体被塔外热源加热,在一定的真空度下,塔内温度维持在80-85℃,经加热后的磷酸由泵从塔顶加入煤油或二甲苯之中。稀磷酸在塔中被蒸发浓缩,而煤油中的部分轻组分也随之蒸发,塔顶蒸汽经冷凝分层,上层为油,可返回系统继续使用。下层为水。试验证明,产品酸的浓度主要取决于稀酸进料速率、稀酸的停留时间、稀酸滴的分散度以及塔温、塔压等因素。
该工艺的优点:
1.由于采用了热煤油或二甲苯作连续相,作为分散相的稀酸不与塔的内表面
直接接触,因此能防止塔体的严重腐蚀问题。
2.弛放出的氟硅酸蒸汽溶解于冷凝液之中,从而省去了洗涤器。
3.煤油或二甲苯处于一个封闭体系内,不会造成火灾。
4.不会造成设备的结垢和堵塞问题。
5.改变酸的进料流速和停留时间可以得到不同浓度的酸。
例一、
用φ50×2000的玻璃管作为蒸发浓缩柱,柱顶端用橡皮塞封住,橡皮塞开有三个孔,分别为稀磷酸进口、蒸汽出口和温度计插口。浓缩柱底部有一小接口,作为浓酸的出口。距底部约4cm处开有一φ18×200的侧管,插入温度计以测有机物的温度。柱内煤油填充高度约1.5米,柱外缠绕电加热带,通过调压器控制电压。启动电源,将煤油加热至90℃(从两温度计可分别读出煤油主体温度及共沸蒸汽温度),开启真空泵,将真空度控制在1500Pa,最后打开进料阀,稀酸从高位槽以0.3L/h的流量呈滴状流入真发浓缩柱,大约20分钟之后即可打开出料阀放出部分浓磷酸,直到进料完毕为一个循环。通过五次循环,就可把30%P2O5的湿法磷酸浓缩至52%P2O5的商品级磷酸。例二
柱内填充二甲苯,启动电源,将二甲苯加热至95℃,打开进料阀,稀酸从高位槽以0.3L/h的流量呈滴状流入真发浓缩柱,大约20分钟之后即可打开出料阀放出部分浓磷酸,直到进料完毕为一个循环。通过五次循环,就可把30%P2O5的湿法磷酸浓缩至52%P2O5的商品级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化工学院,未经武汉化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除尘用锥形螺旋喷头及制造方法和模具
- 下一篇:新型环保彩瓦生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