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灭火剂无效
申请号: | 01114367.3 | 申请日: | 2001-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97360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2-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振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振山 |
主分类号: | A62D1/00 | 分类号: | A62D1/00;C07C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小伍,陈浩 |
地址: | 45004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灭火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卤代烷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二氯三氟乙烷为有效成分的灭火剂。
背景技术
传统的燃烧理论(三角形燃烧理论)认为,燃烧过程是燃料、氧气和热能三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要想熄灭火焰,必须去除三要素中的一个,即除去燃料、隔绝氧气或冷却。最近的研究认为,除了上述三个基本要素外,燃烧过程伴随第四个要素—自由基,此即四面体燃烧理论或自由基燃烧理论。该理论认为,燃烧过程的有效载体为氢、氢氧基和氧气,其中氢和氢氧基以自由基形式存在,它们存在于燃烧过程的自由基链锁反应中,由于这种反应速度极快,从而控制着火焰增长速度。当然在燃烧过程中,也会有其它自由基发生,只是其他自由基没有氢自由基和氢氧自由基活泼。
卤烃灭火剂的灭火机理主要是通过消除有效燃烧载体来完成的,即阻断了火焰中的链增长反应。反应中卤原子从碳原子上裂解出来,形成自由基,完全自由地参与自由基链式反应,有效地消灭燃烧过程的有效载体氢和氢氧自由基,达到灭火的效果。
20世纪70年代以来,哈龙系列灭火剂(哈龙-1211,一氯一溴二氟甲烷;哈龙-1301,一溴三氟甲烷;哈龙-2402,二溴四氟乙烷等)由于具有使用方便、灭火效率高、灭火后不留痕迹等特点,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哈龙灭火剂的危害性也逐渐暴露出来,它对臭氧层的破坏性很强,而臭氧层的破坏将会危害我们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根据《蒙特利尔协议要求(修正案)》,中国将在2005停止哈龙-1211的使用、2010年完全淘汰哈龙-1301。研制哈龙替代品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型灭火剂。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灭火剂,其有效成分为二氯三氟乙烷。
还含有少量遮盖调味剂。
遮盖调味剂为柠檬油,二氯三氟乙烷与柠檬油的重量配比为95-99∶5-1。
本发明灭火剂与哈龙灭火剂性能比较如下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振山,未经韩振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3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