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强低成本聚合物合成纸无效
申请号: | 01114414.9 | 申请日: | 2001-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381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1-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奎翰;胡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郴州华嵘合成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24 | 分类号: | B29C43/24;//B29K23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罗建民 |
地址: | 4241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强 低成本 聚合物 合成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低成本聚合物合成纸。
用塑料类合成纸代替天然原料制造的纸是目前纸业发展的方向,这有利于减少对树木的砍伐,保护人类的生态环境。传统的塑胶合成纸所用的材质为聚氯乙烯,其所用的原料中添加有碳酸钙,在原料混炼后经压延机再予冷却成型。其产品机械强度低,在高量碳酸钙添加下,易造成表面脱粉,影响印刷性,品质稳定性差,较难达到天然纸张在印刷方面的要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号CN1134872A(公开日:1996年11月6日)公开了一种“合成纸的制造方法及其制品”,介绍了用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树脂混合各种含量的天然石粉和其它配合剂,经捏炼机(Kneader)捏合混炼胶化,经压延机(Calender)加工成板片,再经改良设计的双向延伸设备延伸,生产出厚度0.06-0.08mm,比重由0.65至1.15的合成纸。但是采用该专利申请中所述配方制作的合成纸在天然石粉量大时,物料难以混合均匀,并且物料只能分批混合,不能连续混料作业,影响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由于物料不均,使产品强度不高,使产品的使用范围受到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有利于连续生产作业,产品强度高,使用面广的高强低成本聚丙烯合成纸。
本发明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来实现的。本发明高强低成本聚合物合成纸是用塑料聚合物聚丙烯(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0.6)或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0.5的聚乙烯或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3的聚乙烯或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10的聚乙烯、填充剂、改质剂、外部润滑剂、内部润滑剂、抗静电剂、颜料制造,各种原料的配合比如下(重量份):
聚丙烯(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0.6)或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0.5的低密度聚乙烯或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30的高密度聚乙烯或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10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 100份
填充剂 2.5-250份
改质剂 3-40份
外部润滑剂 0.2-5.0份
内部润滑剂 0.1-5.0份
抗静电剂 0-10份
颜料 0-5.0份
以上所用原料中,填充剂采用碳酸钙、氧化铝、粘土、滑石粉、二氧化矽这些粉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填充剂的作用是增量、改善纸张的吸墨性,加强遮蔽性;改质剂采用乙烯丙烯二元体、聚异丁烯、丁基橡胶、丁基橡胶、丁二烯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这些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改质剂的作用为增加物性及热稳定性;外部润滑剂采用多元醇脂、芥酸酰胺、硬脂酸铅、硬脂酸锌、硬脂酸酰胺这些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外部润滑剂的作用是改善塑胶与金属面间滑动性,提高塑胶流动性;内部润滑剂采用乙二醇、乙二醇单硬脂酸脂、多元醇脂肪酸酯、甘油基单脂肪酸酯这些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作用是降低塑胶内部磨擦发热,增加塑胶本身流动性;抗静电剂采用聚乙二醇醚、脂肪酸脂、乙醇酰胺单(或二)甘油脂这些原料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作用是防止加工过程中或成品发生静电;颜料采用二氧化钛,其作用是增加成品表面洁白度降低紫外线之影响。
本发明合成纸的原料配方即适于制做轻质纸,也适于制做重质纸,采用热溶轮押出方式成型。
实施例1:
取聚丙烯(热熔融流动指数MFI为0.3-0.6)100份、碳酸钙粉220份、乙烯丙烯二元体20份、多元醇脂3份、乙二醇单硬脂酸脂4份、聚乙二醇醚6份、二氧化钛3份加入到混炼机中强力混炼,之后进入供料机,经压出机、压延机,通过引取轮组后可直接制成重质纸,也可再经加热轮组、纸化机等制成轻质合成纸。
由本实施例所制得的合成重质纸和轻质纸主要性能指标请见表1。
由表中可知本发明合成纸具有质轻、耐折性好、抗拉强度高、耐老化、表面耐磨性能好,因能引用大量石粉原料,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并且同一种配方既可制造轻质纸、又可制造重质纸,简化生产程序,减少生产投资。表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郴州华嵘合成纸有限公司,未经郴州华嵘合成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4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