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降压、清脂药物及其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4527.7 | 申请日: | 2001-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1328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大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大洋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06;A61P9/12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4212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压 药物 及其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具体地所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降压、清脂的中成药,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生产方法。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损及心、脑、肾及血管,危及身体健康。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西药有苯巴比妥、降压灵、利血平等,采用这些西药治疗高血压病存在着有副作用,停药后血压又会反弹的缺陷,且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虽然也有一些有关调整血压、防治高血压的中药保健品的报道,剂型可见丸剂、片剂、胶囊剂、酒剂、冲剂及口服液、保健茶等,但其疗效也比较缓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高血压病的降压、清脂药物,以解决现有的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存在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另一发明目的是提供该降压、清脂药物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认为高血压病属中医“头痛头晕”范围,为“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而引发出的诸般症状的机理,根据《黄帝内经》“肝主筋、心主血脉、肾主骨生髓填脑”的理论为基础,以“坚固先天、调理后天”的理论学说为指导,运用现代医学理论的“三降一括(即降低血脂、降低血液粘稠度、降低血压和扩张小血管)为指针而提出的。
本发明药物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的:(%)
荠 菜 5—30 蕨 根 5—15 夏枯草 7—40
牛繁镂 5—25 阴行草 7—40 白茅根 7—15
定风草 4—10 黑芝麻 4—15 大 枣 4—15
杜 仲 4—25 枸 杞 4—25 土丹参 5—35
郁 金 5—15。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重量百分比是(%):
荠 菜 10 蕨 根 10 夏枯草 10
牛繁镂 10 阴行草 10 白茅根 10
定风草 5 黑芝麻 5 大 枣 5
杜 仲 5 枸 杞 5 土丹参 7.5
郁 金 7.5。
将上述各组分制成本发明药物的生产方法是:
1、将上述选用的中草药去杂、清洗、烘干、粉粹以待备用;
2、按上述配方称取一定比例的中草药混合并用蒸汽提取;
3、将提取的混合药液用200目筛过滤;
4过滤后的混合药液经浓缩、精滤、灌装、高压蒸汽消毒、封装即可。
本发明以枸杞、黑芝麻滋补肝肾、益血、填脑髓为君药,起到“坚固先天之本”作用;荠菜、蕨根清肝、利肝、疏肝、凉血益脾,起到调理肝脾功能和“三降一扩”作用为臣药,佐以大枣补益元气、养血健脾,缓和药性;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强肾、健脑、壮髓、补气精血、平肝潜阳、清泄肝火、强身健体、标本兼治之效。对治疗中医辨证属肝火亢盛、阴虚阳亢、阴阳两虚型的高血压病人有很好地疗效,对其它类型的高血压病、冠心病及脑动脉硬化症亦有辅助疗效。本发明无其它不良副作用,停药后血压不易反弹,故能治标,又能治本。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本发明经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60例系统临床观察,其结果如下:1、材料和方法:辰星口服液(即本发明),为深褐色液体,供试食用。1.2、受试对象:60例高血压受试者(女性29例、男性31例),年龄在18—65岁,无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随机分为受试组和对照组。各组采用自身对照设计,两组间为组间对照设计。1.2.1、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制定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收缩压≥150mnHg或舒张压≥90mmHg。1.2.2、纳入者标准
凡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均可进行试食观察。1.2.3、排除者标准1.2.3.1、年龄在18岁以下或70岁以上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1.2.3.2、有严重心、肝、肾等并发症,或合并有其它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1.2.3.3、不合作者,无法判断疗效或资料不全者。1.3、试食方法60例高血压病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原服用治疗药物品种及剂量不变,辰星组加食辰星口服液,每日3次,每次20ml,连续食用4周。1.4、仪器与试剂:台式血压计(上海医疗设备厂产),F—820型血球计数计,尿十项分析仪(德国宝灵曼公司产),Olympus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产),型号AU600,生化试剂盒全部由中生公司提供。2、观察指标:
每周定时定人测血压一次,测前休息15—20分钟,其它各项指标于试食实验开始及结束时各测试一次。2.1、临床体检:2.1.1、血压、心电图、X线胸部透视、腹部B超。2.1.2、血液常规检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大洋,未经王大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5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