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颖的IGBT牵引变流器模块无效
申请号: | 01114532.3 | 申请日: | 2001-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323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荣智林;忻力;李小红;陈燕平;翁星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1L25/00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群 |
地址: | 412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颖 igbt 牵引 变流器 模块 | ||
本发明属于一种机车车辆牵引变流装置,特别是轨道机车车辆用的牵引变流装置的部件构造。
在大功率牵引变流器的设计当中,合理设计变流器母排,抑制IGBT元件开关过电压,科学地布置IGBT元件和驱动电路,优化热设计以及选择合适的散热方式,如何做到变流器的简统化,模块化,提高变流器的高可靠性,可维护性等以上几方面对于牵引动力的核心--牵引变流器来说非常重要。而就现有的各种变流器来看,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
1、一般变流器没有使用低感母排(Busbar)技术或使用了一些简单的母排技术,但它们没有达到抑制功率器件的开关过电压的作用或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2、还有一类变流器使用了一些低感母排(Busbar)技术,但这些低感母排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安装及拆卸非常不方便。
3、变流器内部功率元件的布置没有跟低感母排技术综合起来考虑,由于功率元件布置不理想,就发挥不了降低主电路分布电感的作用。
4、一般变流器的IGBT驱动电路安装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安装在IGBT元件上,这样驱动电路引线电感最小,但是在牵引变流器上,其检测维护非常困难。另一种方式就是为了安装,更换方便,将驱动电路安装在离IGBT元件较远的空间,但这样会引起引线电感较大,对IGBT元件驱动不利,影响变流器的安全运行。
5、采用强迫风冷散热的牵引变流器它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但它一般采用铸铝实体散热器,散热效率较低。
6、用于交流传动牵引变流器一般分为四象限整流器和逆变器两类。由于两者电路结构和控制不同,因而一般两者不能互换或互换性较差。
7、一般牵引变流器要满足不同功率等级的要求,而必须对IGBT元件进行串、并联使用,这样导致牵引变流器在电路和结构上作很大程度上的变动,才能满足于不同容量的要求。
8、牵引变流器由于电路和结构的复杂性,检修维护时,一般拆卸和安装非常不方便,而且操作时需要特殊的装备工具。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模块化的IGBT牵引变流器模块。该模块能克服一般变流器的上述缺陷,做到变流器的结构简洁,外观美观,安全可靠,而且各方面性能优越,可维护性和互换性好,能满足于城际动车组、地铁车辆、城市轻轨、磁悬浮列车、电车等不同工作电压,不同功率等级的应用场合。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
采用模块化技术,将整个IGBT牵引变流器模块化处理,而每个模块由8个IGBT元件组成,使其能构成一台完整的逆变器或四象限整流器,并且可以根据不同功率等级的需要,可变更不同等级的IGBT元件或IGBT牵引变流模块的数量,非常方便地组合成各种容量的牵引逆变器或四象限整流器。在模块中采用了高性能的低感母排,并充分考虑了IGBT元件的布置与高性能低感母排的结合,从而大大降低了主电路上的寄生电感。模块上的8个IGBT元件分布成四个桥臂,每两个上下布置的IGBT元件构成一个桥臂(即一相),而相邻两个桥臂上下IGBT元件错开排列,使得流过低感母排上的正负导体上的电流方向相反,它们产生的磁场相互抵消,因而主回路上布线的寄生电感大大降低,这就使得IGBT元件关断过程中,由于电路上的寄生电感而产生的尖峰过电压大大减小。从而整个IGBT牵引变流器模块应用时,省去了繁琐复杂的吸收(Snubber)电路,同时保证了IGBT元件运行于它的安全工作区,使得变流器模块达到结构简洁,安全可靠的目的。同时模块的驱动部分安装在IGBT元件和低感母排之上。每一桥臂上,下管驱动电路做在一块板上,整个模块有四块驱动板,它们安装在一块绝缘的环氧玻璃布板上。在低感母排上对应IGBT元件位置处开了穿线孔便于IGBT驱动线通过,这样的结构使得驱动引线较短,同时保证了IGBT元件驱动单元的可维护性。在大功率IGBT元件开关过程中,会产生强大的电磁干扰,我们设计的IGBT牵引变流器模块它的PWM驱动信号采用光纤传输技术,相对于其它信号传输方式,它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对驱动电路采用最优化设计,使之具有优良的驱动性能和完善的保护功能,因而整个模块化可靠性大大增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未经铁道部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5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利工程撑
- 下一篇:在网路上提供订阅书签的网站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