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预沸石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4973.6 | 申请日: | 2001-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85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长强;苏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B1/06 | 分类号: | B01B1/06;C04B3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沸石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化工原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预沸石的制作方法。
在实验室中实验人员经常要对化工原料进行常压蒸馏或精馏,比如医药、化工、科研等领域对有机溶剂(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甲醇、乙醇等液体)进行蒸馏、精馏或提取、分离。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容器受热不均匀,导致处于容器受热部位表面的液体温度大于其上层部位液体的温度,当容器受热部位表面的液体温度大于沸点时,上层液体的温度还未到沸点,这时容器受热部位表面的液体的蒸汽压则大于上层液体的蒸汽压,如果稍有振动或达到临界沸点时,液体会发生爆沸,爆沸现象的发生后果是轻者液体从容器口窜出,使试验失败,严重时将可能发生火灾或人员烧烫伤事故。为了防止液体的爆沸现象的发生,人们往往需要在加热前向烧瓶中加入一些瓷片,瓷片的名称人们多称之为预沸石,其作用是通过预沸石增加液体的对流减少容器受热表面液体的饱和蒸汽压,来防止爆沸现象的发生。目前,在实验室中人们所使用的预沸石是将废瓷器的碎片进行简单的破碎放入容器中来促使受热溶剂液体的沸腾,避免了局部过热造成爆沸的危险,同时能加快回收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多年来由于市场上没有一个定型产品,实验人员一般采用的碎瓷片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是:应用品粒度不规范、无标准、不仅致沸效果差,有时还容易引入了杂质,影响实验结果及工作效率。
鉴于存在的上述问题,并考虑到该产品的应用价值,我们从生产工艺、质量标准等方面,对预沸石进行了研究,制成了预沸石定型产品。经过多年的试验应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预沸石的制作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备的预沸石具有致沸率高、能防止暴沸现象的发生、加快实验速度、节省能源、提高工效、应用方便及有益于劳动保护等优点。因该产品是实验有机溶剂提取、回收时的必用品,而且原料易得,生产工艺简单,无污染,故该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预沸石的制作方法是采用高温烧结的无釉瓷片作原料,粉碎筛选出粒度1.5-3.5mm的颗粒放入滚筒筛中喷水滚动水洗去掉毛刺和附着物,然后再依次经酸洗、碱洗和蒸馏水洗去掉酸溶物、碱溶物和水溶物,最后烘干包装为成品。
实施例:
采用高温烧结的无釉瓷片作原料,瓷片的厚度控制在1.5-3.5mm,粉碎设备最好采用对辊挤压粉碎,此种粉碎方法成品率高,筛选出粒度1.5-3.5mm的颗粒放入滚筒筛中喷水滚动水洗去掉毛刺和附着物,过筛筛出粒度为1.5、2.0、2.5、3.0及3.5mm等规格,然后分别依次经酸洗、碱洗和蒸馏水洗去掉酸溶物、碱溶物和水溶物,最后烘干包装为成品。
本发明的预沸石的制作方法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设计合理、产品粒度均匀规范、化学稳定性好、使用方便、致沸率高、能防止暴沸现象的发生、加快实验速度、节省能源、提高工效及有益于劳动保护等优点,因该产品是实验有机溶剂提取、回收时的必用品,故该产品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将产生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未经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4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