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档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无效
申请号: | 01115089.0 | 申请日: | 2001-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39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伯恒 |
主分类号: | B60K20/00 | 分类号: | B60K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机械 自动变速器 | ||
本发明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的多档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
在汽车设计领域中,随着人们需求的不断提高,具有自动变速功能的汽车尤其是轿车越来越受到了青睐。就汽车自动变速器的设计方案而言,目前世界上大多是采用具有液力变扭器及作为辅助部件的离合器、行星轮系及复杂的控制系统等组成的液力自动变速器,这种变速器虽说有许多的优点,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如:耗油量大、机构复杂制造难度大、重量大、不宜维修、对大型车辆不适用等。由于目前我国的汽车工业相对还比较落后,制造工艺水平相对也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其复杂的制造工艺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速度。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离合速度快、抗冲击性能好、操作力小的主要离合、制动器件采用快速离合器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制造难度低、耗油量低、对大、小型车辆均适用的一种多档汽车机械自动变速器的原理性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机构中具有传统汽车行星变速机构。主要由快速离合器机构(B7)、具有离心推进与弹性压紧机构的摩擦离合器机构(B8)、具有离心推进机构的快速离合器机构(B6)、离心推进螺旋机构(B9)、由传统汽车行星变速机构改制的由多个快速离合器机构组合进行档位控制的的传统汽车行星变速机构(58)、手动档位控制机构(B10)及输入轴(10)、中间轴(26)、输出轴(82)等组成,其特征在于:
(a)快速离合器机构是由星轮为外星轮结构的单向超越离合器机构改制而成,在外星轮(21)中滚柱(18)工作位置上处于滚柱(18)轴线中部且沿外星轮(21)切线方向偏离滚柱(18)轴线一给定距离处,沿外星轮(21)径向对应制有多个由外向内的阶梯通孔,阶梯通孔中装有小端直径满足当其沿阶梯通孔向下运动时可将滚柱顶离工作位置的条件的且大端顶部具有直径小于其大端直径的球面的阶梯圆柱形的顶销(20),顶销(20)的小端圆柱上,套装有直径大于阶梯通孔小端直径且小于阶梯通孔大端直径的压缩弹簧(19),在外星轮(21)的外圆上,套装有内孔与外星轮(21)外圆作动配合的且在与各顶销(20)对应处制有直径只允许顶销(20)上端的球面部分通过的孔的并可在由外力作用下沿外星轮(21)轴线作轴向移动或转动的外形成圆环形或桶行或阶梯圆柱形离合套,在滚柱(18)两端侧装有上端部分圆柱面与外星轮(21)作静配合的下端与滚柱(18)端面下部对齐的限位销(17),下端固定安装在外星轮(21)外圆上的离合套定位销(1)的上端穿过离合套上的沿其工作时的运动方向制成的限制离合套运动位置的通槽中,星轮为外星轮的快速离合器机构中的滚柱(18)与弹簧顶紧机构可直接采用单向超越离合器中的标准结构;
(b)快速离合器机构(B7)的离合套(2)的外形成阶梯圆柱形,在由外力驱动的拨叉销(3)与复位弹簧(7)的弹性力的作用下沿外星轮(21)轴线作轴向移动,其一侧小外圆上制有的环形槽中装有拨叉销(3),其中心处制有的大孔套装在外星轮(21)的外圆上,小孔套装在外端与快速离合器的内环制成一体的输入轴(10)上;
(c)具有离心推进与弹性压紧机构的摩擦离合器机构(B8)是在安装有传统多片摩擦离合器机构的摩擦片(37)的与部分摩擦片(37)作花键连接的轴的输出端伸出的支撑离合器的轴上,依次装有通过键与轴连接的摩擦片挡板(38)、套装在轴上的离合器压缩弹簧(39)及与轴作螺纹连接的弹簧压紧螺母(40),在其摩擦片机构的另一端伸出的支撑离合器的轴上套装的内侧与部分摩擦片的外圆处作键连接的摩擦片压紧盘(36)的外侧制有由其中心向外侧延伸的圆锥面,在圆锥面外侧,套装有其内侧端面紧靠在压紧盘(36)外侧小直径处端面上的且固定在与快速离合器的外星轮(21)相对固定的机体上的中间制有通孔的阶梯圆柱形的固定盘(22),在压紧盘(36)与固定盘(22)中间固定盘(22)的小外圆上装有多个由沿径向固定在固定盘大外圆内侧端面与小外圆上或与固定盘(22)制成一体的多个矩形隔板隔开的圆球形的离心球(24),在固定盘(22)外侧装有外星轮(21)与它作固定连接、内环与动力输入轴作固定连接的快速离合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伯恒,未经陈伯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0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