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字静物照相机镜头组件区域的有害漏光防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5983.9 | 申请日: | 200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4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大岛繁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客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2 | 分类号: | G02B7/0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兴鹏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字 静物 照相机 镜头 组件 区域 有害 漏光 防止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用于保护数字静物照相机图像传感器不会接收到有害泄漏光的装置,这种漏光主要是通过照相机前部与镜头筒圆周表面之间的间隙进入的,该装置中使用了一个由弹性遮光材料如黑色的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的简单单件式部件。
传统类型的静物照相机如135格式照相机中的镜头具有某种漏光防止装置,其通常由黑绒布制成,并且环绕着用于使镜头移入和移出照相机前盖的孔的隆起边缘安置,而在镜头移入和移出时,镜头筒的圆周表面接触光泄漏防止装置,因而光线不能通过镜头筒与前盖隆起边缘之间的间隙进入胶片区域。
图1中示出了一种漏光防止装置,其环绕着设在照相机前盖上的孔的隆起边缘固定,镜头可以通过该孔而移入和移出(如箭头所示)普通静物照相机的前盖。漏光防止装置(1)由黑绒布制成,并且固定在照相机前盖(3)的孔(2)的隆起边缘上。照相机前盖(3)覆盖着照相机内侧组件的前侧区域,内侧组件包括镜头(4),而镜头(4)可以通过环绕着镜头前端设在照相机前盖(3)上的孔(2)从前盖(3)中伸出,而且在镜头通过孔(2)移入和移出时,镜头筒圆周表面(5)与漏光防止装置(1)之间实际上没有间隙。当镜头(4)移入和移出时,漏光防止装置(1)的黑绒布保持与镜头筒圆周表面(5)紧密接触,因而没有光能够通过镜头筒圆周表面(5)与漏光防止装置(1)之间的间隙射入。
前面描述的类型的漏光防止装置可以装配在传统静物照相机上,因为镜头筒组件被足够强大的力驱动着,以克服镜头筒与漏光防止装置之间的摩擦力。
相反,在数字静物照相机的情况下,镜头的尺寸和重量远小于普通照相机镜头,此外,调焦行程(移动距离)极短。因此,同普通静物照相机相比,镜头必须以非常小量的力并且非常精密地驱动。这样,如果像普通静物照相机那样利用黑绒布为数字静物照相机制作漏光防止装置,则镜头不能克服镜头筒圆周表面与漏光防止装置之间的摩擦力而光滑移动。对于数字静物照相机镜头,必须采用其他漏光防止装置,而镜头筒与其支架之间不会产生任何强阻力。
在本发明中,提供了简单的单件式部件,以防止数字静物照相机的图像传感器区域接收到进入图像传感器区域的有害漏光,并且使图像传感器只接收通过如后文所述的镜头最后侧元件进入的光线。
镜头通常组装在镜头组件底座上,其中镜头筒的支承元件是固定的。漏光防止装置被成形为单件式部件并且由特定的黑色遮光弹性材料如橡胶或弹性塑料制成。漏光防止装置的上侧圆形隆起边缘固定在镜头筒的底侧圆形隆起边缘上。漏光防止装置的下侧圆形隆起边缘固定在镜头组件底座上,其中图像传感器安置在镜头最后侧元件的底侧。借助于漏光防止装置的的材料的弹性,镜头能够容易地前后移动,尽管是漏光防止装置的上侧圆形隆起边缘固定在镜头底侧圆形隆起边缘上,而下侧圆形隆起边缘固定在镜头组件底座上。此外,借助于漏光防止装置的的遮光材料,任何光线均不能穿过漏光防止装置。换言之,镜头筒底部与漏光防止装置一起覆盖了图象传感器的整个区域,因此在保持镜头前后移动的同时,只有通过镜头最后侧元件的光线能够到达图象传感器。
通过使用这种由弹性遮光材料如黑色橡胶或黑色弹性塑料制成的简单单件式部件,可以容易地防止数字照相机图像传感器区域接收到除了通过镜头最后侧元件进入的光线之外的任何有害光线。
图1是通常用于传统静物照相机如135格式照相机中的传统和典型漏光防止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数字静物照相机漏光防止装置的透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数字静物照相机漏光防止装置阻装在镜头组件中时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数字静物照相机漏光防止装置阻装在镜头组件中时的局部剖视图,显示了镜头移向(向下)传感器时的状态,其中光防止装置被按压向传感器。
图5是本发明的数字静物照相机漏光防止装置阻装在镜头组件中时的局部剖视图,显示了镜头离开(向上)传感器时的状态,其中光防止装置被拉离传感器。
注释:
图1
1.漏光防止装置
2.孔
3.照相机前盖
4.镜头
5.圆周表面
图2
2.上侧圆形隆起边缘
5.下侧圆形隆起边缘
图3
1.漏光防止装置
2.上侧圆形隆起边缘
3.镜头底侧圆形隆起边缘
4.镜头筒
5.下侧圆形隆起边缘
6.镜头组件底座
7.图像传感器
8.最后侧元件
9.镜头支承导轨
10.导轨轴向支承
图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客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雅客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59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切换操作系统的电脑系统
- 下一篇:网络联机式计算机测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