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程序生成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6884.6 | 申请日: | 2001-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312502A | 公开(公告)日: | 2001-09-12 |
发明(设计)人: | 河合正树;川本琢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9/45 | 分类号: | G06F9/4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邹光新,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程序 生成 装置 | ||
本申请是基于在日本提出的申请号为No.2000-43499的申请的,并且该申请的内容在这里引用来作为参考。
本发明涉及从以对象指向语言描述的源程序生成执行程序并执行该程序的技术。
原来,已知有各种在内部机器(作为便携电话、STB(机顶盒)、电视等使用的计算机)或个人计算机(下面称为PC)中执行那里生成的执行程序的程序执行系统,这些执行程序通过编译用户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源程序并进行链接等来生成。
下面说明已有的程序执行系统,该系统用于根据以对象指向语言即Java(Java是SunMicrosystem公司的商标)描述的源程序使内部机器动作。
上述已有程序执行系统由程序生成装置和内部机器即终端装置构成。
程序生成装置编译并链接1个用户类源程序和对于上述源程序使用的每个终端装置上不同的基础库内的程序,在每个终端装置上,生成不同的轻量用户类文件。这里,基础库对每种终端装置准备不同的程序,各个基础库作为文件群含有依赖于终端装置、与终端装置固有的硬件控制直接相关的程序,如控制在显示单元上的显示或数据通信等的程序。
把每个终端装置上生成的轻量用户类文件存储在对应的终端装置内,各终端装置按照轻量用户类文件动作。
下面更详细地说明上述已有程序执行系统,其假设硬件结构的一部分不同的两种终端装置A和终端装置B、从同一用户类的源程序分别生成轻量用户类文件、在对应的终端装置上执行生成的各个轻量用户类文件。
对于终端装置A和B,分别在图1和2中表示成为生成进行同样的处理的基础类文件的基础的用Java描述的源程序的一个例子。对于终端装置A和B,在图3中表示出成为生成共同使用的用户类文件的基础的用Java描述的源程序的一个例子。这些图中,仅表示出字段的定义,省略了关于该方法中的具体使用这些字段的描述。
如图1所示,类Built in classX使用实例字段privateX1、privateX2、privateX3和实例字段fieldX1、fieldX2。实例字段privateX1、privateX2、privateX3中由于使用限定语private定义,所以禁止来自包含在其它类内的方法的访问。实例字段fieldX1、fieldX2容许来自其它类的访问。
类Built_in_classY使用实例字段privateY1、privateY2和实例字段fieldY1、fieldY2、fieldY3。实例字段privateY1、privateY2中由于使用限定语private定义,所以禁止来自包含在其它类内的方法的访问。实例字段fieldY1、fieldY2、fieldY3容许来自其它类的访问。
如图2所示,与上述相同,类Built in classX使用禁止来自包含在其它类内的方法的访问的privateX1和容许来自其它类的访问的实例字段fieldX1、fieldX2。类Built_in_classY使用禁止来自包含在其它类内的方法的访问的privateY1、privateY2、privateY3和容许来自其它类的访问的实例字段fieldY1、fieldY2、fieldY3。
这些源程序中,类Built_in_classX由Built_in_classY承接,Built_in_classY由类User_ class承接。
对于终端装置A和B,编译类Built_in_classX和Built_in_classY,把它们分别构成一个基础类文件。
如这些所示,不论是终端装置A或是终端装置B,都使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同一名称的类Built_in_classX和Built_in_classY。其中,使用的实例字段是容许来自其它类的访问的,使用表示相同内容、相同名称的字段,例如fieldX1、fieldX2、fieldY1、fieldY2、fieldY3。
对于禁止来自其它类的访问的字段,使用表示不同个数的不同内容的字段,例如终端装置A的privateX1、privateX2、privateX3和终端装置B的privateX1。
终端A的privateX1和终端装置B的privateX1名称相同,但表示不同的内容。对于终端装置A的privateY1、privateY2和终端装置B的privateY1、privateY2也同样,虽然名称相同,却表示不同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68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