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广谱抗菌药研究技术方案无效
申请号: | 01117280.0 | 申请日: | 200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38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02-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永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永如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4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广谱 抗菌 研究 技术 方案 | ||
本发明的名称为新型广谱抗菌药研究技术方案,属医药研究。
我们知道疾病是一种由内外病因引发的机体内环境失衡及其导致的病损与机体重建稳态的演变过程,在引起疾病的外因中,病菌原微生物的感染是最主要的,尤其是细菌感染。在感染了细菌之后人体发病与否,除环境因素外,主要取决于细菌的致病性(邪气)与人体的抵抗力(正气)强弱,有三种结果:第一、当人体抵抗力(正气)较强,细菌的致病性(邪气)相对较弱时,人体不发病;第二、当人体抵抗力(正气)同细菌的致病性(邪气)相当时,细菌在人体内存在,但不发病;第三、当细菌的致病性(邪气)较人体抵抗力(正气)强时,人体发病。细菌的致病性由侵入门户及细菌的毒力构成,其中细菌毒力由病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酶及菌体表面结构构成侵袭力与各种内外毒素有关。人体在患病以后,可以通过自稳机制或籍助防治措施消除病损而恢复健康。自从抗生素的应用,人们籍助于抗生素杀灭或抑制病原菌,大大地加快了机体的康复过程。目前的抗生素主要以西药化学品为主。少量中药或中西药结合的药物,都是以清热解毒为研究方向,但细菌作用于人体,并非都有热象出现。在使用抗生素之后,人们发现至少三个问题无法得到较好的解决。第一、抗生素只针对的是活的、有分裂能力的细菌,对于一些休眠菌及死菌无法从体内清除出去,休眠菌在一定条件下,又可以重新苏醒、繁殖,并适应体内环境的变化,导致耐药菌的产生;死菌留于体内继续毒害机体,必需借助于体内免疫系统帮助清除,不利机体恢复;第二、被病原微生物感染部位发生机体内环境改变,如细菌代谢产生的酶,使机体水液代谢和局部血行障碍即痰饮和瘀血形成,成为新的病理因素,阻碍脏腑组织功能的发挥,使机体无法很好地恢复。第三、机体如何受细菌感染?感染恢复后如何预防再感?即无法更好地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上述三个问题的产生是目前只把细菌单独作为研究对象产生的结果,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充分应用中医学理论的辩证观及整体观思想去研究新的抗菌药物,将细菌与细菌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反应两者综合加以考虑,引入中医学的痰、瘀、虚理论进行研究。最近研究证明,绿脓杆菌的耐药,除了细菌细胞壁的构造改变,染色体携带耐药基因的质粒并能传代,更发现细胞膜能产生富有粘附性的糖被膜、外被多糖构成的生物被膜,它能阻止和抑制白细胞、巨噬细胞、抗体,以及抗菌药物通过生物被膜而杀灭绿脓杆菌,而这些细菌仍能存活,待机繁殖而使感染复发。(《医师案头用药手册》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999年2月第一版P160)。上述研究论述中所谈“富有粘附性的糖被膜外被多糖”与中医学论述痰有着本质联系,为抗菌药中引入化痰药提供依据。就申请人所知目前尚无与本文所述技术方案类似方面研究报道,亦无这类抗菌药物出现。
我们知道,抗菌药物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是制止疾病发展,促进康复的外来因素,为机体彻底消灭病原体和导致疾病的痊愈创造有利条件,综合中西药抗菌机理,结合中西医理论研究新型抗菌药物,目的在于解决三方面问题(1)较好克服耐药菌产生;(2)消除内源性病理因素;(3)预防再感问题。
作为新型的抗菌药物同原有抗菌药物具备如下优点:
(1)中西药抗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效能和较广的抗菌谱;
(2)引入中医引经药理论,药物能在机体内根据不同脏府经络组织需要而分布不同。
(3)消除因病原菌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水液代谢异常,即能消除痰饮,较快恢复脏腑组织功能。
(4)消除因病原菌作用所致受损部位的局部微循环障碍即消除瘀血。
(5)能够改变机体的虚象,积极调动机体免疫能力并减少药物对机体毒副作用。
(6)作用迅速,并不产生过敏性和抗药性。
(7)具有稳定性,能抵抗热、酸、碱、光线和酶等的破坏。
新型的抗菌药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入手:
(1)使用目前已有的抗菌药物作基础,选择具有对菌体作用机理明确性质稳定,作用迅速,抗菌谱较广的抗生素,制成颗粒或注射用粉剂A。
(2)根据中医痰、瘀、虚理论及已经探明抗菌机理的中药进行组方,如黄连破坏细菌内毒素抑制细菌呼吸及其他代谢环节,大黄影响细菌蛋白质和核酸合成并具有泻下排毒作用,进一步加强抗菌作用,并使瘀毒有所出路;用黄芪、人参、当归、生地、白术养血补虚;白芥子,陈皮,细辛等理气化痰;三七、白芨、桃仁、红花等活血化瘀,并抑制细菌致病物质产生:莱菔子、桔梗、牛膝等疏通气血,上下通行。多药并用最终达到,抗菌消炎,益气养血补虚,理气化痰,活血化瘀,通行气血,泻下排毒的功效。
将上述组方提取浓缩颗粒或中药注射溶液B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永如,未经陈永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2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然黑发水
- 下一篇:治疗肺癌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