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脑梗塞后遗症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17635.0 申请日: 2001-04-30
公开(公告)号: CN1383847A 公开(公告)日: 2002-12-11
发明(设计)人: 孙希平;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 孙希平
主分类号: A61K35/78 分类号: A61K35/78;A61P9/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2106***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治疗 梗塞 后遗症 中药 组合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梗塞的中药组合物。现代临床中,脑梗塞病人日渐增多,现代医学治疗本病多采用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脱水等,对急性期患者有确切疗效,但对后遗症如偏瘫等疗效较差。祖国医学治疗脑梗塞后遗症,根据年老气衰,气虚血瘀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客观认识,如存在高粘血症等,认为“气虚血瘀”是后遗症的主要病机。“益气活血,养血通络”是本病的主要治则,该组合物就是在此基础上研制出来的专病专方。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发明药物的组成重量百分比为:黄芪21%、赤芍9%、当归11%、地龙6.5%、川芎13%、希莶草11%、桃仁11%、红花11%、甘草6%、水蛭6.5%。

制剂:共研细末,用胶囊充填机制成胶囊,每粒含药重约0.45g。

主治:益气活血通络,主治脑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

用法:每次5粒,每日3次,1个月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调节情志,加强康复训练。

本发明药物所针对的脑梗塞后遗症病人辩证属气虚血瘀。祖国医学认为,脑梗塞病人多年老,气虚,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瘀,瘀血必停,经脉不通,故出现半身不遂。治疗应益气活血通络。方中黄芪主用大补中气为主药;当归养血活血,赤芍、川腰;桂枝温阳散寒,威灵仙祛风胜湿,为治痹证之要药;苡米、防风健脾利湿,川芎行“血中之气,活气中之血”,善于走窜定痛,以黄酒为引有引药直达病所,活血散寒之功。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血,壮筋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经定痛之效。

本发明药物有如下优点:

1.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疗效可靠,无毒付作用。经过对60例该病症的系统观察,临床有效率达到90.8%。

3.方便实用。本组方材料来源丰富,取材方便,剂型制作不需特殊设备。

实施例1: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患者腰部连及右下肢疼痛、麻木半年,加重1个月,活动受限,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紧,L4/5旁有压痛,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large征(+),腰椎间盘CT示L4/5间盘脱出。其药物组合百分比如下:黄芪18g、白芍15g、桂枝15g、当归15g、川芎18g、牛膝15g、威灵仙18g、杜仲15g、苡米15g、防风15g、甘草9g。

实施例2: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患者反复出现左肢疼痛半年,休息时轻,活动时重,舌淡苔薄白,脉弦滑。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腰椎X光片示L4/5间盘突出。其药物组方百分比为:黄芪18g、白芍15g、桂枝15g、当归15g、川芎18g、牛膝15g、威灵仙18g、杜仲15g、苡米15g、防风15g、甘草9g。

实施例3: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病人。患者腰痛15天,疼痛发作时放射到右下肢小腿外侧,活动受限,舌淡紫、苔薄白、脉弦滑,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其药物组方如下:黄芪18g、白芍15g、桂枝15g、当归15g、川芎18g、牛膝15g、威灵仙18g、杜仲15g、苡米15g、防风15g、甘草9g。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希平,未经孙希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6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