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规则地面行驶用车辆无效
申请号: | 01117855.8 | 申请日: | 2001-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320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07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刚史;岛田俊夫;堀良昭;七户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5/02 | 分类号: | B60K5/02;B60K17/34;F16H61/1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腾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规则 地面 行驶 车辆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鞍座型四轮(三轮)小货车等不规则地面行驶用车辆。
在泥泞、湿地、沙土地、雪地、或砂石地等磨擦系数(μ)较小的土地上行驶,地面接触匙压力(轮胎1的载荷/接地面积)kg/cm2成为重要的因素。
即,一般的乘用车的地面接触压力为1.8~2.3kg/cm2,就此种乘用车来说,在磨擦系数(μ)较小的路面上行驶时,轮胎的下沉量加大,另外,在如砂石道那样的具有较小的突起的路面上,路面的抓地力降低,行驶性能下降。
因此,为了能实现上述的不规则地面行驶,提出了安装有地面接触压力较小的低压(汽球)轮胎的车辆。该低压轮胎的地面接触压力为乘用车的1/5,即,0.50kg/cm2以下。
图1是表示安装有低压轮胎的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的扭矩传递时间(横轴)与传递到传动轴(纵轴)之间关系的曲线图,线段b表示采用手动变速(MT)的以往的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
由该曲线图,尽管安装有地面接触压力较小的低压轮胎,但手动变速(MT)从空档位置切换到低速位置时,变速扭矩仍然会照样增大,并屡屡超过轮胎侧滑极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在安装有低压轮胎的不规则地面行驶用车辆中,在从发动机曲轴到多段变速器输入轴的动力传递路线上设有转矩变换器。低压轮胎的较理想地面接触压力为0.50kg/cm2以下。
就通过转矩变换器传递的扭矩(T)来说,将扭矩容量设为(τ)、转数设为(N)时,用T=τ·(N/1000)2表示,并按照扭矩容量·转数(N)的变化而平滑地变化,如图1的线段a所示,传递到传动轴上的力矩不会超过轮胎侧滑的极限。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上述动力传递路线上与转矩变换器串联地设有离合器。
就转矩变换器具有平滑的功能而言,由于与发动机的动力输入无关地对扭矩进行传递,因此在进行发动时,即,从空档位置切换到低速位置,尽管发动机在空载状态、有多少个驱动轮,传递动力都会发生蠕变现象。另外,变速器的切换滑动部分经常作用有由传递扭矩引起的磨擦,因此,变速器的切换阻抗变大。
然而,通过与转矩变换器串联地设置离合器,在发动机的空载状态时,尽管在变速器的低速位置,通过使离合器脱开,就会在与转矩变换器的存在无关地切断传递到离合器下游侧的动力传递,从而能防止蠕变现象发生,另外在变速操作时,通过在最初使离合器处于脱开状态,就能与转矩变换器的存在无关地、使变速器在无负载的状态轻松地进行变速,而不会出现扭矩冲击。
图1是在低磨擦系数路面上发动时,比较采用转矩变换器的车辆与手控车辆的传递扭矩的曲线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整体的侧视图;
图3是该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整体的平面图;
图4是装载在该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上的动力单元的剖面图;
图5是以图3的转矩变换器为中心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6是以图3的多段变速机构为中心的局部放大视图;
图7是图4-图6示出的动力单元的油压控制回路图;
图8是表示动力单元的另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下面参照着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图2是本发明的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整体的侧视图,图3是该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整体的平面图,图4是装载在该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上的动力单元的剖面图,图5是以图3的转矩变换器为中心的局部放大视图,图6是以图3的多段(级)变速机构为中心的局部放大视图,图7是图4示出的动力单元的油压控制回路的视图。
图示的不规则地面行驶车辆是鞍座型四轮小货车,该四轮小货车是将左右的一对转向轮兼驱动轮的前轮2悬架在管焊接而成的车架1的前部,并将左右一对作为驱动轮的后轮3悬架在车架1的后部,该前轮2及后轮3的地面接触压力小于0.50kg/cm2,在本实施例中使用0.25kg/cm2以下的低压轮胎。
车架1的前端设有操纵前轮的手柄4,车架1的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设有燃料箱5,该燃料箱5的后方的车架1的上部配设有骑坐式车座6,该车座6及上述燃料箱5的下方,装载有发动机E、转矩变换器T、及包括变速机构M的动力单元P。
位于发动机E的缸体7上部的缸盖13前面的排气口上,连接着排气管8的一端,该排气管8的另一端,通过动力单元P侧向并与设置在车体后侧部的消音器9相连。
下面,对动力单元P的构造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8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老化陶瓷汽化器的材料
- 下一篇:在光脉冲串交换网中数据信道预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