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风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7931.7 | 申请日: | 200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3229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21 |
发明(设计)人: | 野村觉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7/013 | 分类号: | F24F7/01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方晓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风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将室内外连通的换气管道的室内侧开口端、进行室内换气的通风装置。
如图8大致所述,例如在住宅区内装有一种通风装置K,该通风装置K具有一端向室内R的壁面开口、另一端向外部U的壁面开口的换气管道D,安装在该室内侧的开口端上进行室内的换气。
上述通风装置K由嵌插在换气管道D的开口端内的本体和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本体前面部的装饰框架构成。在上述本体上,配置着装有风扇的风扇马达。在上述装饰框架上,设有供上述风扇吸入的室内空气流通的通气口。
采用这种安装在换气管道D上的通风装置K,很容易从室内经过装饰框架的通气口看到安装在本体上的风扇和风扇马达,故有损于美观。
为此,特开平8-128690号公报中公开的通风装置在不进行换气运转时,通气口完全关闭,从室内看不到风扇和风扇马达,同时可防止外气侵入室内。换气运转时虽然开放通气口,但不易看到风扇和风扇马达,以保持美观性。并且,开闭通气口的动作声音很小。
上述通风装置由:形成通气口的装饰框架;开闭所述通气口的开闭体;弹性地推压该开闭体、平常保持通气口关闭状态的弹性构件;通过将操作开关接通而克服该弹性构件的弹力、强制地使开闭体移动以开放通气口的操作构件所构成。
在这种结构中,在换气运转停止期间,必须使弹性构件的弹力作用于开闭体,以稳固地将通气口关闭,防止外气侵入室内。
然而,因气候的影响,一年中既有基本无风的时候,也有吹强风的时候。特别是在吹强风时,如图8虚线箭头所示,强风的一部分会从换气管道D的面对外部的开口端d侵入换气管道D内。
在换气管道D内,侵入的强风的一部分倒流至通气装置,并对着关闭通气口的开闭体向开放通气口的方向施加风压。
在此场合,为使其不受风压的影响,必须采用强弹性力的弹性构件,以保持开闭体通气口的关闭状态。另外,若考虑到批量产品中的弹性构件制造误差,则必须选择具有更强弹力的弹性构件。
但若使用强弹力的弹性构件,在无风或近似无风的状态下,在为停止换气运转而断开操作开关之后的瞬间,弹性构件的巨大弹力会作用于开闭体。
开闭体在瞬间移动而将通气口关闭的同时,会强列冲撞装饰框架,产生很大的冲击声,成为噪音。即,除了吹强风的极少数几天,几乎一年中都不可避免在每次停止换气运转而关闭通气口时产生很大的噪音。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强弹力的弹性构件以可靠地对操作构件进行操作、同时可抑制开闭体与装饰框架之间产生碰撞声以降低噪音的通风装置。
本发明的通风装置包括:
安装在将室内外连通的管道的室内侧开口端上的本体;
受该本体支撑的风扇马达及其由该风扇风达回转驱动、起送风作用的风扇;
安装在所述本体上、具有使所述风扇产生的风流通的通气口的装饰框架;
可沿前后方向移动自如地安装在该装饰框架的前面部、根据它的位置开闭所述通气口的开闭体;
弹性推压该开闭体以使之向后方移动、用该开闭体将所述通气口保持在关闭状态的弹性构件;
克服该弹性构件的弹力而推压所述开闭体向前方移动、以开放所述通气口的操作构件;
与该操作构件连接、具有使操作构件作动的开闭用马达的卷绕机构;
配置在该卷绕机构的附近、对卷绕机构的动作造成阻力、以减弱弹性构件弹力的缓冲构件。
对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一实施形态的通风装置外观立体图。
图2A和图2B为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开放通气口状态和关闭通气口状态的通风装置模式剖视图。
图3为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通风装置分解立体图。
图4为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卷绕机构和缓冲构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安装在本体上的卷绕马达和缓冲构件的剖视图。
图6为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缓冲构件立体图。
图7A和图7B为表示同一实施形态的开放通气口状态和关闭通气口状态的通风装置中的弹性构件及其周围构件的剖视图。
图8为以往安装有换气管道和通风装置的住宅区局部剖视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形态。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室内的壁1上贯通着换气管道即管子2的一端部,其开口端面向室内。上述管子2延伸到未图示的外部,其开口端面向外部。
在上述管子2的室内侧开口端上,安装着通风装置Ka。该通风装置Ka具有安装在室内壁面上的本体3、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本体3上的装饰框架10以及可移动自如设置在该装饰框架10上的开闭体即装饰板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开利株式会社,未经东芝开利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7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原子能发电厂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 下一篇:增强的主叫用户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