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8332.2 | 申请日: | 2001-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1388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华;曾鸿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21/00 | 分类号: | G10L21/00;H04Q7/3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红,潘培坤 |
地址: | 台湾省***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语音 会议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拨号方;
一交换机/电信局,通过一电话线与拨号方连接;
一语音会议装置,包括:
至少一个固定式装置,通过至少一个电话线连接到交换机/电信局,将拨号方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射频信号进行发射,而且可接收射频信号并转换为语音信号至拨号方;
至少一个可携式装置,与固定式装置之间通过射频信号无线传输,用于输出拨号方的语音供使用者接听,而且可接收使用者的语音输入,以射频信号发射至固定式装置中;并且
使用者在进行语音会议时能够经过可携式装置自由地移动于任何能与固定式装置传输信号的地方而与拨号方进行无线语音会议,不受电话线及电源线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语音会议装置还包括多个固定式装置与多个可携式装置,并且多个固定式装置与多个可携式装置之间以交互登记的关系互相交互传输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语音会议装置进行单方对多方的通信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可携式装置登记在其他相同规格系统的固定式装置中,配合使用另一固定式装置参加另一个语音会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语音会议装置中的可携式装置进行语音会议时的有效距离是依据可携式装置与设置在另一固定区域中的固定式装置两者间的有效传输范围决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使用者可使用固定式装置执行外部拨号,配合额外加入的可携式装置进行拨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语音会议装置中的固定式装置包括:
一接口电路,它的一端连接至一电话线插座中,作为语音会议装置开始一电话拨号用的负载阻抗;
一语音电路,连接在接口电路,用于管理由接口电路接收及传送的信号;
一中央处理单元,连接在语音电路,为一主要控制元件,用于控制固定式装置中的信号处理;及
一射频模块,连接在中央处理单元,以射频信号模式发射信号至可携式装置中,且可接收可携式装置发射的射频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固定式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单元进行的所述的信号处理包括:将电话线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处理为射频信号而由射频模块发射出去;和,可将射频模块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一步转换为模拟信号而由电话线传送。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一电源供应模块,它的输入端连接至一电源线插座中,它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至中央处理单元及射频模块中,以提供电源;及
一充电电路,连接在电源供应模块的输出端,为固定式装置充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语音会议装置中的可携式装置包括:
一射频模块,通过射频信号模式将信号发射至固定式装置中,及接收固定式装置传输的射频信号;
一中央处理单元,与射频模块相连接,为一主要控制元件,用于控制可携式装置中的信号处理;
一语音输出模块,连接在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播放语音信号;及
一语音输入模块,连接到中央处理单元,使得使用者可将语音输入可携式装置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语音会议系统,其特征在于,可携式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单元所述的信号处理包括:将语音输入模块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处理为射频信号由射频模块发射出去;和,将射频模块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再进一步转换为模拟信号而由语音输出模块播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保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833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氟橡胶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流化裂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