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槟榔等13种中药材的全浸润工艺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18493.0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材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万学堂 |
地址: | 10006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槟榔 13 中药材 浸润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材的浸润工艺方法,具体说是一种槟榔等13种中药饮片的全浸润工艺方法。
中药饮片是指中药材经过净选、切制或炮炙后得到的直接用于中医临床医疗或作为制备中成药原料的加工品。中药饮片质量与炮制工艺有密切的关系,切制前药材的润泡是否适宜与饮片质量直接相关,饮片的厚度、完整、洁净、形、色、气、味是饮片规格质量的主要标准,直接关系到汤剂、中成药的质量和治疗效果。要想得到上述规格要求的饮片,药材的浸润工艺是其关键因素。浸润后药材的水份适宜、软硬适中,切制的饮片质量就高。
中药饮片传统的炮制工艺是水池浸润法,即采用清水浸泡、润透切片的方法。此法存在费时、有效成份流失多、饮片质量差等问题和缺点。例如,药材浸泡时间过长,吃水量较大,成份易流失;药材润后水份过大或切制不及时,夏季极易发霉长毛,影响饮片质量;水份过小,药材润不透,内外水份软硬不同。切制的饮片就会出现硬心、碎片,达不到饮片规格质量要求。因此,中药材的浸润工艺对于饮片规格及质量极为重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槟榔等13种中药材的全浸润工艺方法,通过选择适宜的工艺参数,经过减压加水、加压浸润、闷润或晾润等步骤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药材水份适宜、软硬适中的效果,且尽量减少有效成份的流失,解决常用水池浸润法中存在的费时、有效成份流失多、饮片质量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中药材全浸润生产工艺是根据传统“少泡多润,药透水尽”的炮制原则,采用现代生产技术,使药材在动态下吸尽定量水而达到最佳可切状态的工艺过程。采用的浸润设备为回转式药材浸润罐,其具体生产工艺操作步骤如下: 1)净选原材料及进料:除去中药材的非药用部位及泥土等杂质,按大小分
开,洗净后投入干净的浸润罐里,关闭浸润罐出料节门; 2) 减压进水:开真空节门和真空表球阀,抽真空至规定的压力后关闭,静
置一段时间,然后开启进水节门,加适量水后关闭; 3) 加压浸润:开启压缩空气节门、压力表球阀,加压至规定的压力后关闭,
罐体按一定的旋转周期及速度,浸润规定的时间,浸润完毕后恢复常压,
出料。
本发明的另一特征在于步骤2)真空度为-0.060~-0.088Mpa,静置时间为30分钟~60分钟,加水量为中药材重量的27~140%。
本发明的又一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加压压力为0.2~0.4Mpa,旋转周期为每隔2~60分钟旋转0.5~1.5分钟,旋转速度为2~6周/分钟,浸润时间为8分钟~80小时。
本发明的再一特征在于出料后闷润或晾润12~48小时。
本发明中药材的全浸润工艺方法可适用于多种中药材,尤其适用于槟榔、川乌、草乌、当归、白芍、黄芪、赤芍、枳壳、桔梗、党参、板蓝根、山药或丹皮等质地坚硬药材。
本发明全浸润生产工艺系采用回转式药材浸润罐进行饮片生产,可达到“少泡多润,药透水尽”的最佳炮制工艺要求,并在动态状况下满足多种中药材常温、常压、加热、加压等工艺要求;不但可以改善饮片的外观质量,降低产品损耗率,最大限度保留药效成份,而且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约工时。此外,还具有改善生产环境,减少废水处理和污染等优点。本发明全浸润生产工艺使药材的色、味、片、形、有效成份都尽可能的保持了原有特征,从而保证了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同时也促进了中药饮片工业化、炮制工艺规范化的发展,具有广泛推广和使用价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材集团公司,未经中国药材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8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真丝型化学纤维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测量镜片成像质量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