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盘盒体盛装盒无效
申请号: | 01119273.9 | 申请日: | 2001-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624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石井浤久;志贺隆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创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4 | 分类号: | G11B33/04 |
代理公司: | 柳沈知识产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高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 盛装 | ||
本发明涉及内装盘形记录介质的盘盒的盛装盒,有盘形记录介质的盒式盘盒,或内装盘盒的盛装盒。
通常,主要销售装在盘盒中的光盘。安放CD(光盘)或CD-ROM(只读存储器)的常规光盘盒,光盘盒的厚度约为10mm。
常规的光盘盒具有放置并夹持光盘的盘夹持件,用于安置盘夹持件的盒体,和设在盒体上的能开/关的盖体。
盘夹持件是用树脂材料制成,基本上做成大致矩形的板。在盘夹持件基本上中心的部分形成夹持光盘中心孔的夹持部分。盘夹持件的外圆周部分形成与盒体可脱开地啮合的啮合爪。
盒体是用树脂材料构成的矩形体。盒体有安置盘夹持件的部分。该部分中,形成要与盘夹持件的啮合爪啮合的啮合槽部分,盘夹持件可脱开地装在其中。
盖体是用透明树脂材料制成的矩形体。盖体的尺寸要做得大到足以覆盖被盘夹持件夹持的光盘。盖体上,形成有带有可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上的转动支承轴的铰接部分。盒体有轴孔,用于支承盖体铰接部分的转动支承轴,并经转动支承轴可转动地支承盖体。
盖体里边上,形成显示放置在盘夹持件中的光盘上记录的信息记录内容的第1标签纸和用于放置有第1标签纸等的小册子的标签放置部分。标签放置部分中,整体形成用于夹持第1标签纸等的多个夹持爪。
而且,在盒体的背面和底面的交叉处设有用于表示光盘上记录的信息的记录内容题目的露在盒体背面上的有题目标签的第2标签纸和用于表面光盘的详细记录内容的露在盒体的底面上的索引标签。
按上述构成的盘盒中,用盘夹持件夹持光盘,盖体合在盒体上,因此,盛装了光盘。
盛装平行放在放置架上的多个常规的盘盒的情况下,或者,在用于盛装多个盘盒的基本上是盒形的盒盛装盒中,盛装状态下的盘盒只有每个盘盒的背面上放的第2标签纸的题目标签露出来。盛装状态下的盘盒肉眼只能看到题目标签,以确认各盘盒中的光盘的记录内容,题目标签用于检索必需的光盘。
与常规盘盒的典型厚度10mm相比,盘盒的厚度减小到7mm或5mm。该盘盒有盒体,盒体有用于夹持光盘的盘夹持部分;和盖体,盖体设在盒体上能开/关。
这种盘盒上,没有具体用途的无用部分整体设在铰连部分的一侧上,用于可转动地支承盖体。以使外部尺寸与厚度为10mm的常规盘盒的外部尺寸一致。无用部分有沿盘盒宽度方向形成的槽部分。
上述的厚度为10mm的常规盘盒用于盛装能写信息或写补充信息的光盘如CD-R(可记录)或CD-RW(能重写)的情况下,由于第2标签纸是插在盒体的背面与横向侧面之间,当要在题目标签或第2标签纸的索引标签上写字时,必须使盘夹持件离开盒体并暂时取出第2标签纸。因此,用常规的盘盒,要暂时取出显示所记录的信息的记录内容的第2标签纸,再在上面写补充信息,操作上有些麻烦。
而且,用常规的盘盒,记录内容写在第2标签纸上后,都要进行把第2标签放置在盒体中的操作和再重新安装盘夹持件与盒体的操作,记录内容写到第2标签纸上的操作极麻烦。因此,实际上很少使用常规盘盒上的题目标签或第2标签纸。
由于表示题目的操作麻烦,因此,用户通常在光盘的主表面上写题目的文字。当多个盘盒按厚度方向叠在一起安放时,用户就不能用肉眼看到题目,因此,所需光盘的检索性能差。
厚度减小了的上述盘盒,它可以考虑在盘盒的背面上设题目标签等。当多个盘盒按厚度方向叠放一起时,它们的没用部的侧边露在外面。但是,由于背面的宽度窄,必须用较小的字写题目。结果,写的操作性差,而且用肉眼看写的字也困难。因此,实际不采用在厚度减小了的盘盒的背面上设题目标签。
因此,至于厚度减小了的盘盒,也可以考虑在没用的部分的主表面上设题目标签。但是,当盘盒按厚度方向叠在一起盛装在上述的盘盒盛装盒中时,不能从外边用肉眼看放在主表面上的题目标签,必须暂时取出每个盘盒并确认题目标签。因而,确认题目标签的操作麻烦,使所需的光盘的检索性减小。
关于如上述的在其主表面上设有题目标签的盘盒,可以考虑按阶梯形式排列盘盒进行盛装,使放在题目标签的没用部分的主表面露在外面。但是,按阶梯形式排列和凸出盘盒需要大的盛装空间,使盘盒盛装盒的体积变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盘盒盛装盒,它能提高所需盘形记录介质的检索性能,能有效安放盘盒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创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索尼公司;创始研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92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清洁组合物
- 下一篇:视频序列结构的自动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