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的系统分离方法及其制剂有效
申请号: | 01119824.9 | 申请日: | 2001-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335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2-13 |
发明(设计)人: | 赵西南;彭树林;夏笃祎;潘延汉;周安明;蒲尚饶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C07D493/22;C07D3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太兆天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张韬 |
地址: | 61006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银杏 黄酮 内酯 白果 系统 分离 方法 及其 制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剂,特别是涉及到银杏黄酮、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的系统分离方法及其制剂。
银杏叶总黄酮、银杏内酯B、白果内酯的系统分离及制剂方法
银杏叶的提取方法很多文献都有报道,有水提醇沉法、大孔树脂法,所提取的有效部位银杏黄酮的含量在20%左右。银杏叶化学成分主要有银杏总黄酮、银杏内酯(其中以银杏内酯B活性最强)和白果内酯。三种成分药效各不相同。现有的银杏叶制剂多采用银杏提取物的混合物。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系统提取分离方法,获得上述三种成分,银杏叶总黄酮>50%,银杏内酯B>95%,白果内酯>95%;以及用该方法获得的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药剂。
本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银杏叶粉碎成粗粉(过20目筛),用含1-2%抗氧剂的水溶液煮三次,每次用水量为10-15倍,每次时间为1-2小时。三次水提液合并,滤过,滤液首先通过聚酰胺吸附柱,经聚酰胺柱吸附柱吸附后截留的药液,备用;聚酰胺柱用三倍量水洗涤,再用60-90%乙醇洗脱,洗脱液浓缩后,用正己烷萃取二次,浓缩,干燥,即得银杏叶总黄酮。
经聚酰胺柱吸附柱吸附后截留的药液,过大孔吸附树脂柱,用三倍量水洗涤,再用60-90%的乙醇解吸,洗脱液浓缩,用乙酸乙酯萃取三次,收集乙酸乙酯部分,浓缩干燥得银杏总内酯。
总内酯用硅胶1-2重量份拌样,上硅胶柱分离,用氯仿-甲醇梯度洗脱,得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B。
白果内酯经重结晶得无色白果内酯,含量为98.0%。
银杏内酯AB经反复重结晶得银杏内酯B,含量为98.5%。
本方法中的大孔树脂吸附柱、聚酰胺柱、硅胶柱的柱高与柱直径比值为4-15,最佳比值为4;两种吸附柱解吸时分别用70%乙醇洗脱为最佳;大孔树脂吸附柱型号可以是市售DHP100、D101、AB-8、WLD、D141等;抗氧化剂可以是维生素C、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抗氧剂水溶液浓度可以是0.5%。
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银杏总黄酮可以制成银杏叶总黄酮胶囊或临床上可接受的药剂。
用上述方法获得的银杏内酯B,可以制成注射剂或任何临床上可接受的剂型。
用上述方法获得的白果内酯,可以制成注射剂或任何临床可接受的剂型。
用本发明方法制得的提取物经检测表明银杏总黄酮含量>50%,银杏酸含量<5ppm;白果内酯收率为0.045,含量98.0%;银杏内酯B收率0.015%,含量98.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新世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98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包过滤嘴香烟内每支香烟的卫生包装方法
- 下一篇:复力宇宙模型及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