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反射体及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01119914.8 申请日: 2001-06-29
公开(公告)号: CN1331464A 公开(公告)日: 2002-01-16
发明(设计)人: 吉井克昌;森池达哉;表研次;鹿野满 申请(专利权)人: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G09G3/36 分类号: G09G3/36;G02F1/1335
代理公司: 北京三幸商标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刘激扬
地址: 日本国***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反射 液晶显示器
【说明书】:

发明涉及适用于以外部光作为光源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的反射体,以及采用该反射体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下述反射体,该反射体沿较宽范围的角度,具有良好的反射率,并且在所需范围的反射方向,可特别提高反射率,另外本发明涉及下述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该反射型液晶显示器通过采用该反射体,具有较宽的视角,在象笔记本电脑那样的,装配于特定装置中的显示器的普通视场范围,可确保充分的亮度,具有适合的指向性。

近年来,作为便携式计算机等显示部,特别是由于耗电量较小,广泛地采用以外部光作为光源的反射型液晶显示器。该反射型液晶显示器通过反射体,将从显示面侧射入的光朝向显示面侧反射,使用者可观看对应于液晶层的分子排列的状态而给出的显示。

作为用于这种反射型液晶显示器中的反射体,如果采用表面为平的镜面状态的反射体,则在与入射角度相对应的特定反射角度呈现非常高的反射率,反射率较高的反射角度的范围非常窄,即具有视场较窄的特性。由此,人们尝试通过在反射体表面上,形成多个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凹部或槽,或设置任意的凹凸部,沿较宽范围的方向,获得良好的反射率。

作为在其中的反射体表面,设置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多个凹部的形式,人们提出有图15所示的反射体。在该图所示形式的反射体71中,在由设置于例如玻璃等形成的基板72上的感光性树脂层等构成的平板状树脂基体73(反射体用基体)的表面上,其内面构成球面的一部分的多个凹部74重合地连续形成,在其上,通过蒸镀或涂敷等方式,形成由例如铝或银等薄膜形成的反射膜75。

上述凹部74的深度为0.1~3μm的范围内的任意值的方式形成,相邻的凹部74的间距也设定于5~50μm范围内的任意值。此外,凹部74的内面分别形成构成单一球面的一部分的曲面。

另外,上述“凹部的深度”指从反射体表面到凹部的底部的距离,“相邻的凹部的间距”指在从平面看时,呈圆形的凹部的中心之间的距离。

该反射体71具有图7的比较例或图12的β所示的反射特性。各图为表示在入射角为30°时,纵轴为反射率(反射强度),横轴为反射角度的反射特性曲线的曲线图。另外,如图16所示,入射角度指与反射体71的表面相垂直的法线H与入射光J之间的夹度ω0。另外,反射角度指在包含上述法线H和入射光J的平面上,上述法线H与反射光K之间的夹度ω。如图7的比较例或图12中的β所示,反射体71以反射角度30°为中心,在15°≤ω≤45°的范围内,具有一定程度的良好的反射率。

上述现有反射体71因具有凹部,在较宽范围的角度,获得一定程度的良好的反射率。但是,如图7的比较例或图12中的β所示,在反射角度15°和45°形成左右的峰值,以反射角度30°为中心,左右对称地具有反射强度较高的区域。

然而,装配于笔记本电脑那样的按照显示面倾斜的方式使用的装置中的显示器也随显示面的倾斜的情况或光源的位置而不同,但是,如图17所示,一般多数情况是沿接近显示面的法线的方向进行观看。图17为说明使用具有主体81和盖82的笔记本电脑的状态图,显示器83设置于盖81的内面。在图17中,P表示显示器83的法线,Q表示入射光,ω0表示入射角度(例如30°)。另外,R1表示反射角度ω与入射角度ω0相等反射光,R2表示反射角度ω小于入射角度ω0的反射光,R3表示反射角度ω大于入射角度ω0的反射光。

从上述图可知道,使用者的视线通常集中于接近法线P的反射光R2的方向。与此相对,反射光R3沿可从下方仰视显示器83的方向,难于观看到。于是,如果考虑到使用者的使用方便,人们希望在确保较宽视角的同时,进一步增加反射角度较小的方向的反射率。

与此相反,象台式游戏机那样,在观看水平面上的显示器,如图18所示,多数情况是从接近与显示面保持平行的方向的方向观看。图18为沿水平设置于台84上的显示器85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在图18中,W表示显示器85的法线,S表示入射光,ω0表示入射角度(例如30°)。另外,T1表示反射角度ω与入射角度ω0相等反射光,T2表示反射角度ω小于入射角度ω0的反射光,T3表示反射角度ω大于入射角度ω0的反射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未经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99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