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集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19976.8 | 申请日: | 2001-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351857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L9/16 | 分类号: | A47L9/1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姜丽楼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真空 吸尘器 旋风 集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空吸尘器,尤其涉及到一种安装在真空吸尘器的伸缩管上,用于从吸入到真空吸尘器内的空气中收集较大颗粒的污染物的旋风集尘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来讲,旋风集尘装置是利用离心力从流体,例如空气中分离尘粒的。旋风集尘装置广泛用于野外环境,因为它的结构简单并且能够抗高温和高压。旋风集尘装置从抽吸的空气中收集诸如砂纸片、乙烯基碎屑或毛发等大颗粒污染物,从而避免了大颗粒污染物进入到真空吸尘器的纸袋内。因为大颗粒污染物不能进入真空吸尘器的纸袋内,所以延长了纸袋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图1显示了传统的用于真空吸尘器内的集尘装置。
参考图1,真空吸尘器包括吸刷4、伸缩管3和挠性软管2。这种伸缩管3和挠性软管2将吸刷4连接到吸尘器主体1。该真空吸尘器还包括用于收集污染物的真空吸尘器纸袋7、用产生吸力的马达(未显示)和用于收集大颗粒污染物的旋风集尘装置10。这种旋风集尘装置10安装在伸缩管3的一侧末端。
上面描述的真空吸尘器通过吸刷4抽吸空气和污染物,并将它们倾斜地导向旋风罩12内,在这里形成涡流,大颗粒污染物由于离心力从涡流气流中分离。分离的污染物被收集到旋风罩12内。清洁的空气从旋风罩的底部上升,然后通过挠性软管12排出到旋风体1之外。
当旋风集尘装置10意外地倾斜或倒置,或当旋风集尘装置10装满污染物后,在旋风罩12内的污染物可返回并堵塞旋风集尘装置的网格11,从而降低装置的除尘效力。
另外,当旋风罩12内充满污染物12后,旋风罩12必须从真空吸尘器上取下,以倾倒它的内容物。由于当旋风罩12取下后网格11暴露于环境中,在网格11上的污染物可能污染环境。另外,如果用户操作不小心有可能损坏暴露的网格11。
本发明已经克服了上面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真空吸尘器的旋风集尘装置,不管真空吸尘器的除尘位置如何,它仍具有持续高的集尘效力。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标是避免在清洁旋风集尘装置时损坏网格和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可通过用于具有伸缩管的真空吸尘器的旋风集尘装置来实现。这种旋风集尘装置包括用于诱导在旋风主体内的空气形成涡流的旋风主体,连接到旋风主体上、用于通过涡流的离心力从空气中分离污染物的旋风罩,用于收集分离的污染物的集尘盒。旋风罩具有圆柱形套体,它的一个末端是封闭的。该套体包括形成于贴近封闭端的壁上第一贯通孔和与第一贯通孔相通的第一污染物通路。集尘盒包括具有开口端和封闭端以及第二污染物通路的圆柱形收集体。第二污染物通路形成于收集体的开口端的外壁,与第一污染物通路相同。
最好第一污染物通路的宽度大于形成于套体周边的第一贯通孔的宽度。
同样,最好该旋风集尘装置还包括固定在伸缩管上的支撑单元,和形成于集尘盒的封闭末端的凹槽。支撑单元啮合凹槽,以支撑集尘盒,并将出尘器固定在旋风罩上。这里,支撑单元包括安装在伸缩管上的固定件,和一个凸出部分,它从固定件的一端伸出并插入到凹槽内。
本发明的上述目标和其它特性以及优势通过对下面所附草图的详细描述中将变得很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传统的旋风集尘装置的真空吸尘器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旋风集尘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示出图2的旋风集尘装置在组装状态的部分截面图;
图4是图2的旋风集尘装置的顶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所附的草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考图2和3,旋风集尘装置具有旋风主体20、旋风罩30、集尘盒40和用于支撑集尘盒40的支撑单元50。安装在真空吸尘器的伸缩管3上的旋风体20包括吸气管道21、网格22和排气管到23。吸气管道21斜向地吸引通过吸刷吸入到旋风体内的空气。网格22过滤在旋风集尘装置内的空气,排气管23将已经过滤的空气从网格22导向真空吸尘器的吸尘器主体。
旋风罩30具有用于诱使通过吸气管道21吸入的空气形成涡流的中空圆柱体31、和第一污染物通道35。第一污染物通道35将空气和污染物导向集尘盒40。套体31的上端是敞开的,下端封闭。在套体31的上端形成有多个连结凸起,用于连结套体31到旋风体20上。一个矩形贯通孔31a形成于套体31的圆柱形壁上,并从底端向上延伸预定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19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