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01120755.8 | 申请日: | 2001-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32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2-26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哲哉;宫越俊伸;饭岛刚;小川和也;丸山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TDK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2/02 | 分类号: | H01M2/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宏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 ||
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
具有可封闭孔的包壳;
具有端子的电化学元件,该电化学元件通过所述孔插在包壳内,所述孔密封后形成密封部,
该包壳具有树脂层,其内侧与电化学元件相邻接,以及
置于至少部分密封部中的不同于包壳树脂层材料的带部,该带部用作减轻包壳内压力的装置。
2、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中包壳的可封闭孔由包壳树脂层的相对部分确定,所述带部至少部分地插入树脂层相对部分之间,并且通过将树脂层的相对部分与该带连接而形成密封部,以提供压力释放装置。
3、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带部由与包壳树脂层粘合的第一树脂和与树脂层不粘合的第二树脂的树脂混合物制成。
4、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中包壳树脂层由第一聚烯烃树脂制成。而该带与该树脂层接触放置并由第一聚烯烃树脂和不与第一聚烯烃树脂粘合的第二聚烯烃树脂的树脂混合物制成。
5、权利要求4的电化学装置,其中第一和第二聚烯烃树脂任何一种包括聚丙烯,并且另一种聚烯烃树脂包括聚乙烯。
6、权利要求4的电化学装置,其中制造该带部的树脂混合物中第二聚烯烃树脂的含量比第一聚烯烃树脂高。
7、权利要求6的电化学装置,其中制造该带部的树脂混合物中第一聚烯烃树脂与第二聚烯烃树脂的重量比为40/60-15/85。
8、权利要求1的电化学装置,其中所述端子通过包壳密封部延伸,并且所述带部置于不包括端子位置的密封部分中。
9、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
包壳;
置于并且密封于包壳内的电化学元件;
用于保护电化学元件的热敏保护部件,该热敏保护部件附着于包壳上,基本上位于电化学元件外侧。
10、权利要求9的电化学装置,其中装有电化学元件时该电化学装置的最大厚度为D1,而装有热敏保护部件时其最大厚度为D2,D1等于或者大于D2。
11、权利要求9的电化学装置,还包括从电化学元件延伸的内电极、从内电极延伸的接头、和从接头延伸的外电极,其中所述热敏保护部件位于安装内电极、接头和外电极任何一个所处的位置。
12、权利要求9的电化学装置,包括锂二次电池。
13、权利要求9-12任一项的电化学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压力释放装置。
14、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
柔性包壳;
置于并且密封于包壳内的电化学元件,该电化学元件包括内电极和电连接于内电极并延伸到所说的包壳外面的外电极,以及
电流切断装置,用于通过检测包壳膨胀所产生的应力而切断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的电连接。
15、权利要求14的电化学装置,所述电流切断装置利用应力而断开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的机械连接。
16、权利要求14的电化学装置,其中内电极和外电极以下述方式附着于包壳上,即内电极和外电极之间的连接优先由于应力而断开。
17、权利要求14的电化学装置,其中内电极以拉伸强度A附着于包壳上,外电极以拉伸强度B附着于包壳上,以及内电极以拉伸强度C连接于外电极上,C小于A,并且C小于B。
18、权利要求14的电化学装置,包括锂二次电池。
19、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的电化学装置,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压力释放装置。
20、权利要求14-18任一项的电化学装置,具有权利要9-11任一项的热敏保护部件。
21、权利要求20的电化学装置,其中还具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的压力释放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DK株式会社,未经TDK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075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建筑五金制品上的抗菌涂层
- 下一篇:兼作教育设施用的打击乐器娱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