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用的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1257.8 | 申请日: | 200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321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01-11-14 |
发明(设计)人: | 筒井雄介;北川诚;小林贡;上原久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罗朋,叶恺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器用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显示器,特别是涉及对应于省电模式,用于低耗电量的显示器的驱动装置。
由于以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器等为代表的平面显示器的厚度较小,其轻质,耗电量较低,故其作为便携式电话等的便携设备的显示器是优良的,用于多种便携式设备。
图10表示用作便携式电话的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的结构。该液晶显示器包括液晶显示(LCD)面板200,其按照在一对基板之间,密封有液晶的方式构成;驱动电路101,其驱动上述LCD面板200;电源电路350,其向驱动电路101和LCD面板200供给必要的电源电压。
驱动电路101包括闩锁供给的RGB数字数据的闩锁电路10,将经闩锁的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的数字模拟(D/A)转换电路12,放大器14,其将经转换的模拟数据放大,将其作为R,G,B模拟显示数据供给液晶显示面板200。另外,驱动电路101包括同步控制器(T/C)22,以及CPU接口(I/F)电路20,该电路从图中未示出的CPU接收命令,输出对应于该命令的控制信号。T/C22根据点(dot-时钟DOTCLK,水平同步信号Hsync,垂直同步信号Vsync等的同步信号,发生与液晶显示面板200的显示相适合的同步信号。
电源电路350根据需要,产生多个电源电压,在这里,其由适合于低电压驱动的CMOS逻辑电路构成,将低电压的电源电压VDD1,供给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上述闩锁电路10,通过D/A转换电路12,放大器14,还向高电压的电源电压VDD2,LCD面板200供给高电压的电源电压VDD3。
图11(a)和(b)分别表示上述多个电压中的,产生电压VDD2的已有的电源电路的结构,图11(a)所示的电源电路350为开关调整器型,图11(b)所示的电源电路350为供给泵型电路。
图11(a)的开关调整器型的电源电路350包括升压部份351,该升压部份351具有在输入输出之间依次设置的线圈L1和二极管D1,对规定脉冲信号进行振荡的振荡电路35s,晶体管Tr36,该晶体管Tr36将来自振荡电路35s的脉冲信号输入到栅极中,通过借助来自振荡电路35s的脉冲信号,对晶体管Tr36进行导通截止控制,在线圈L1和二极管D1中,使输入电压VIN上升,所获得的升压电源电压VDD2作为动作电源,供给液晶驱动电路101。另外,电源电路350在其输出端与地之间,具有分压电阻器R37和R38,反相器36对该电阻器R37和R38之间的分压与基准电压Vref进行比较,输出比较信号。另外,根据与来自反相器36的输出电压VDD2相对应的比较信号,对振荡电路35s的振荡频率进行控制,由此对输出电压VDD2进行控制,以便使其保持稳定。
图11(b)的供给泵型的电源电路350包括两个电容器C1和C2;电容器用的开关SW1~SW4,其对该电容器的输入电压的供给路径进行切换;振荡电路35c,其产生用于控制开关SW1~SW4的切换的脉冲信号的振荡电路35c;“与”门37和“与非”门39。
振荡电路35c产生比如,占空率为1/2的脉冲信号,该脉冲信号通过“与”门37,供给开关SW1和SW2,通过“与非”门39,供给开关SW3和SW4,交替地将开关SW1和SW2,以及开关SW3和SW4打开闭合。
如果开关SW3和SW4关闭,则将输入电压VIN施加到电容器C1中的图中顶侧电极,底侧的电位为接地(GND)电位,对电容器进行充电C1。如果在下一时刻,开关SW3和SW4打开,与此相反,开关SW1和SW2关闭,则将输入电压VIN施加于电容器C1的图中的底侧电极上,电容器C1的顶侧电极的电位上升到输入电压VIN的2倍的电位,从电容器C1的顶侧电极和电容器C2之间伸出的输出端,获得输入电压VIN的2倍的输出电压VDD2。
但是,比如,在便携式电话等的便携式设备中,耗电量降低的要求非常强,同样对于设备的显示器,也要求进一步降低耗电量。为了对应于该要求,人们采用省电模式,在该模式中,相对过去,在非功作时,通过对装置电源进行关闭控制,削减装置的耗电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洋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洋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2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