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泡成形方法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01121277.2 | 申请日: | 200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332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02-01-23 |
发明(设计)人: | 新井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4/02 | 分类号: | B29C44/02;//B29L3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祖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泡 成形 方法 设备 | ||
1.一种发泡产品的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处理装置中使片状或粒状树脂材料被抽空并承受除湿/干燥处理,以及在惰性气体中进行置换处理,然后,将树脂材料在惰性气体渗透装置中保持在预定温度和压力的惰性气体中预定的时间,降低上述温度和压力,所述材料被送至温度和压力受控的料斗,所述材料被送至一个增塑装置,预定温度和压力的气体送至所述增塑装置,在所述增塑装置中使树脂材料熔化,将树脂材料注射/填充在一个事先被抽空至一个不高于大气压的压力的模具中,在树脂材料冷却预定时间后将所述压力恢复至大气压,通过打开模具而取出发泡产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处理装置中的除湿/干燥处理是通过使用流过吸水汽的材料如硅胶的热空气进行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预处理步骤的除湿/干燥处理中,首先用真空泵进行抽真空,然后使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使用流经吸收水汽的材料如硅胶的热空气进行预处理步骤之后,使用真空泵进行抽空,然后,使用惰性气体进行置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惰性气体渗透树脂时,温度不高于树脂的热变形温度,树脂处于固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惰性气体渗透树脂时,气体的压力在0.5MPa至6MPa的范围内。
7.一种发泡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从惰性气体渗透装置输送材料时,位于增塑装置侧的料斗的开/闭阀保持闭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从料斗将材料送至增塑装置时,位于惰性气体渗透装置侧的料斗的开/闭阀保持闭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形设备的计量部分借助惰性气体输送控制器注入压力为0.1MPa至6MPa、温度不高于材料的热变形温度的惰性气体。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形设备中进行的增塑步骤是以0.5MPa至6MPa的背压进行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成形设备的增塑装置的树脂排放孔可被一开/闭针开/闭,并且除树脂被排放及进行保持压力步骤时以外被保持闭合。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模具装有阀门浇口式热流道系统,并且除树脂材料被排放及进行保持压力步骤时以外,阀门浇口被保持闭合。
13.一种发泡产品的成形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预处理装置,该预处理装置连接于材料料仓,并除去附着在材料上的水汽和油脂;一个惰性气体渗透装置,该惰性气体渗透装置连接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并由一个惰性气体缸、一个减压装置、一个卸压阀、一个气体计量装置、气体流量计、一个加热器、一个压力传感器、一个压力控制器、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温度控制器和一个压力容器构成;一个连接于所述气体渗透装置的材料输送泵;一个连接于所述材料输送泵的料斗;一个连接于所述惰性气体渗透装置和所述料斗的一个开/闭阀的开/闭阀控制器;一个通过一条气体输送管连接于成形装置的增塑装置的计量部分的气体输送控制器;一个成形装置和一个连接于真空泵并具有密封件的模具。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装置包括一个除湿器和一个惰性气体输送装置。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具有两个开/闭阀,并包括一个加热器、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温度调节装置、一个压力传感器、一个压力控制器、一个风扇和一个风扇马达。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输送控制器包括一个惰性气体缸、一个减压阀、一个卸压阀、一个气体计量装置、一个流量计、一个加热器、一个压力传感器、一个控制器、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温度控制器和一个压力容器。
17.一种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形方法成形的。
18.一种发泡产品,其特征在于是由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形设备成形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277.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