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01121346.9 | 申请日: | 200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389232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08 |
发明(设计)人: | 吴柏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柏君 |
主分类号: | A61K35/78 | 分类号: | A61K35/78;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5025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痔疮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痔疮的药物,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以中草药为原料制备的治疗痔疮的内服药物,本发明还涉及该药物的制备方法。
痔疮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依据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痔疮是一种给人们造成许多痛苦和不方便的常见多发病,据国内外统计报道,成人患痔疮者高达60%-70%,其中有便血、肛门坠胀、疼痛等症状的占25%,有脱出性内痔或混合痔影响活动和劳动者占10%。
目前国内外对本病治疗,存在以下问题:
1.手术治疗有许多禁忌,如患有各种急性疾病、严重的慢性病、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腹泻、恶性肿瘤和出血素质患者等不宜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时痛苦、手术后易继发感染、手术费用相对较高。
3.外用药治疗时容易弄脏衣物,不方便、不卫生,一般只能缓解症状,不能彻底治愈。
4.内服药物治疗存在服药次数多、疗程长、治愈率低、价格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用方便、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无副作用的治疗痔疮的纯中药制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制备该痔疮治疗药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痔疮的发病机理及治疗原则的研究,发明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另辟溪径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泻火攻积、活血祛瘀、清热解毒、益气缓急的天然中草药,采取“泻火攻积、清热解毒”与“缓急益气”的配伍方法,以达到彻底治愈痔疮的目的。
本发明药物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的药剂大黄9-13 连翘5-7 甘草5-7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是大黄10-12连翘5-6 甘草5-6
制备本发明药物的配方最佳重量配比是大黄12连翘6甘草6
本发明药物的最佳剂型为胶囊剂。
将上述各原料制成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是:
先取重量比为12∶6∶6的大黄、连翘和甘草,将全部大黄、4/5连翘和4/5甘草放入容器中,加水浸没药面,浸泡后煎煮,过滤,得浓缩药液,将剩余1/5连翘和1/5甘草粉碎成粉末加入浓缩药液,焙干,粉碎后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剂型。
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等功效,临床用于便秘、目赤、咽痛、牙龈肿疼、烧伤、热毒疮疡、淤血、黄疸等症;连翘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之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感冒、疮毒痈肿等症;甘草具有补益心脾、润肺止咳、缓急止痛、缓和药性之功效,临床用于脾胃虚弱、咳嗽气喘、疮毒、药物或食物中毒、脘腹或四肢挛急作痛等症。
《丹溪心法》说:“痔者,皆因脏腑本虚,外伤风湿,内蕴热毒,......以故气血下坠,结聚肛门,宿滞不散。而冲突为痔也。”发明人通过对痔疮的病理、病因和中草药药性的研究,以及多年临床经验,以泻火攻积、活血祛瘀、清热解毒为主,收敛镇痛、益气缓急为辅,发明本药。在本发明中,大黄配连翘则攻下、解毒,清中有泻,导热下行,配以甘草调理脾虚气困,缓和药性之功效,其“泻火攻积、清热解毒”与“缓急益气”的配伍方法,刚中有柔,柔中有刚。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
1.本发明选用天然中草药为原料,各组分符合药政法规定,利用各味中药的综合作用治疗痔疮病,无毒副作用。
2.本发明的优选剂型为胶囊,是根据本药的药性和胶囊入胃后迅速崩解,吸收快,作用快,且服用方便、无苦涩感。
3.本发明药物服用后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一般2天左右见效,十天为一疗程,96%患者1疗程治愈。
4.本发明选用中草药为常见中草药,疗效确定,价格适中,可替代市场上昂贵的药物。
5.本发明制备治疗痔疮药物的方法采用先煎制浓缩,再下连翘和甘草生料,这样制成的药效持久,每天服用一次已能达到最好疗效。
为表明本发明药物对痔疮的治疗效果,本发明选择确诊成年痔疮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具体情况如下:
男42例,女28例;内痔27例,外痔22例,混合痔21例;年龄28-76岁,30岁以下者8例,50岁以上者15例;病程1个月至20年,其中1个月至1年者36例,5年以上者11例;伴有便血者32例;痔核肿胀无溃疡者23例,痔核脱出、发炎溃烂者9例;肛门坠胀、红肿者17例。
服用方法:每次6克,每日1次,睡前口服,十天为一个疗程。一个疗程临床试验结果如表1、表2、表3。
表1 服用本发明药物后内痔临床症状变化
表2 服用本发明药物后外痔临床症状变化
表3 服用本发明药物后混合痔临床症状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柏君,未经吴柏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边旋转调节剪切机构
- 下一篇: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及其消除涡流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