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行李内的金属物品识别方法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01121651.4 | 申请日: | 200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1392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03-01-22 |
发明(设计)人: | 米田吉之;桥本信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工程服务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G01N23/083;G01N23/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以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李 金属 物品 识别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在海关等处不打开就能检查随身行李等行李内有无金属类物品及其形状的行李内的金属物品识别方法及装置。
在海关利用X射线检查装置检查随身行李等行李内有无金属类物品。迄今,用传送带传送行李,使其通过X射线摄像装置,识别金属类物品的有无。
X射线的透射方向在水平方向呈0°和90°,分别错开两个方向进行摄像,但该错开90°的作业有赖于手工操作,存在操作麻烦的问题。另外,检查的结果,判断有无异形物,有必要对带有称为ID标签的行李签、没有金属类物品和有金属类物品的行李进行区分管理。
因此,希望开发能避免错开90°操作和ID标签管理的繁琐、能进行金属类物品的识别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简单地进行行李的旋转操作、能容易地进行ID管理的行李内的金属物品识别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将行李放置在工作台上,使该工作台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和沿水平方向旋转,从旋转角度不同的两个方向(例如0°和90°)进行X射线摄像,对拍摄的两个方向的图像数据进行图像处理,根据图像的浓淡程度,识别行李内有无金属类物品。
另外,本发明在于利用图像的浓淡程度,金属类的块和其他类等的块、其边界部分的梯度不同,判断有无金属类物品。
本发明由于将行李放置在工作台上,使该工作台进行水平往复移动和沿水平方向旋转,从旋转角度不同的两个方向进行X射线摄像,根据拍摄的图像的浓淡程度,识别行李内有无金属类物品,所以能简单地进行行李的旋转操作,还能容易地进行ID管理。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是用X射线检查装置进行检测并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的一例图。
图3是表示行李驱动装置和X射线收容装置的斜视图。
图4是使行李驱动装置移动后从与X射线收容装置会合的状态的上面看到的透视图。
图5是表示图像处理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实施例。
在图1中,本系统由以下部分构成:收容行李4的装置1、X射线发生装置2、X射线检查装置3、数据收集部5、接口6、集中控制装置7、图像处理装置8、图像记录装置9及显示装置10。
图2表示用X射线检查装置进行检测、进行了图像处理的图像的一例图,表示行李4中的金属类物41和其他类物品42。
X射线不透过金属这样的物质,其图像呈浓度高的黑色,布或纸等其他类物质容易透过,呈浓度低的灰色或白色。因此,在金属类物41的情况下,相对于浓度低的部分43,浓度梯度呈现较大的差,另外,在其他类物42的情况下,污染程度大的部分和小的部分44的浓度梯度呈现平缓的差。本发明对该浓度梯度的大小进行比较,在超过了规定的浓度梯度的情况下,断定存在金属类物品。
图3是表示本系统的行李驱动装置11和X射线收容装置1的斜视图。
使行李驱动装置11移动,与X射线收容装置1会合后,将滑动门14打开,放入行李4,启动驱动电动机13。15是玻璃制的透明窗,能看见内部情况。
通过驱动电动机13的启动,当行李4移动到了规定位置时,使X射线发生装置2发生X射线,照射行李4,由X射线检测装置3收入图像数据。将这时的图像数据作为“0°方向”,用图像处理装置判断有无金属类物品。
工作台12能沿水平方向旋转,然后旋转90°,同样收入“90°方向”的图像数据,判断有无金属类物品。只沿“0°方向”摄像时,细的金属丝这样的金属容易漏掉,与“90°方向”的摄像并用,能提高检测精度。
如果沿“0°方向”和“90°方向”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断定有金属类物品,就断定有金属类物品。然后使警告灯闪烁,通知行李4内有金属类物品。根据需要,也可以同时发出警报声。
在使行李驱动装置11移动后与X射线收容装置1会合的状态下,从上面看到的透视图示于图4中。
行李4被放置在工作台12上,移动到规定位置时,进行“0°方向”的X射线的照射和检测。由X射线发生装置2和X射线检测装置3进行X射线的照射和检测。如箭头A所示,使行李4旋转90°,进行“90°方向”的检测。如果这些工作结束,则工作台12返回初始位置,取出检查结束的行李4,准备下一个检查。
图5是图像处理装置8的程序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工程服务,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工程服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01121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基化硅壳类纳米颗粒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方法
- 下一篇:胃蛋白酶生产工艺